四十二章经第四章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4-02-21 05:38:00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翻译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文言文

释迦牟尼佛说:人有二十种难以做到的事:贫穷的人要想布施是很难的,自己尊贵而富有的人要想学佛修道是很难的,要下决心结束生命是很难的,要想看到佛经是很难的,想生在佛在世的世界里是很难的,要想忍得*和贪欲的诱惑是很难的,遇到好的东西不贪求是很难的,受到侮辱而不愤怒怨恨是很难的,有权势而不仗势欺人是很难的,遇到事情能泰然处之是很难的,要广泛地学习深刻地研究事理是很难的,要破除高傲自负是很难的,要不轻视尚未学得佛法的人很难的,要想具有平等慈悲之心是很难的,要能不说是非是很难的,要想遇到有真才实学的有知识的人是很难的,学佛的人要想明白真正的佛理、明心见*是很难的,随缘分来教化众生是很难的,遇到任何环境、处境都能安然处之是很难的,要想明白世间各种行为方法的实质是很难的。

第2篇:四十二章经第四章文言文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众人以十种事情行善,也以十种事情作恶。是哪十种事呢?属于行为方面的有三种,属于语言方面的有四种,属于意识方面的有三种。行为方面的三种是:杀生、偷盗、邪淫;语言方面的四种是:挑拨是非、恶语骂人、说谎骗人、秽言乱语;意识方面的三种是:嫉妒别人、怨恨他人、愚蠢糊涂。这十种事,不合乎佛家圣道,叫做十恶行。这十种事如果改正不再犯了,就叫做具备了十种善行。

第3篇:《四十二章经第*章》文言文

《四十二章经?第*章》

作者:佚名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注释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我的这个佛法就是,在意念方面,就是没有意念,连没有意念这个念都没有了;在修行方面,不要执着修行,就和没有修行一样;在语言方面,也不要执着,不要说执著的言语;在修证方面,也不要刻意修证,和不修证一样。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说明你与佛道相近了;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意味着你与佛道还远着哩!这其中的道理,是用语言也难以说出来的。语言没有了,不为一切物体所拘束,这就是我的佛法。修行这个佛法要是差一毫一厘,就会很快地失去佛道。

第4篇:四十二章经第一章文言文

作者:佚名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辞亲出家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心,认识到一切事物本质的虚幻*,能够悟解佛理佛法,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作沙门。沙门如果能坚持奉行二百五十戒,无论干什么事,或不干什么事,都能做到清心寡欲,勤修四谛圣道,这样他就可以修成阿罗汉。达到阿罗汉果位的人,能够在天上飞行,随意变化,他的生命无限量之长;他住的地方,都有天地鬼神予以卫护。

沙门修行次一等的是达到阿那含果位。达到阿那含果位的人,他寿命终了之后,灵魂便上升到十九天上,即到无烦天,便能证得阿罗汉果位。

沙门修行再次一等的是达到斯陀含果位。达到斯陀含果位的人,再经历往生一次天上,返回往生一次人间,就能证得阿罗汉果位;沙门修行再次一等的是达到须陀洹果位,达到须陀洹果位的人,还要经历七生七死,便能证得阿罗汉果位。能把贪欲除了,才能成道。而要断绝贪欲,就不能忧虑,不能想断而不断,就像断除四肢之后,就永远不能再用了,下决心断绝贪欲,就不要再贪恋了。

第5篇:《四十二章经第七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翻译:

释迦牟尼佛说:有人听说我在信守佛道,修持奉行大仁大慈,就故意来骂佛,佛听到骂声,也不回答。等到那人骂声停止了,佛就问他:“如果你用礼貌仁义对待别人,别人不接受,那么,这个礼貌仁义是否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来?”骂人的人回答说:“是的,是回到我自己身上来了。”佛又说:“现在你骂我,我不接受、不理睬,那么你自己就招祸了,恶业就回到你自己身上了。这就像发出声音就会有回声,影子是紧随着物体一样,永远也不会分离的,你骂我招祸造成恶业是永远也不会免除的。所以,要言行谨慎,不要做恶事。”

第6篇:《四十二章经》的佛经解析

人生12难!前言如果你看过鹿鼎记,可能对其中一套名为《四十二章经》的佛经有印象。韦小宝奉命去皇帝身边偷这一套佛经,韦小宝是一个文盲,发现自己居然五个字里面认识三个字,

由此高兴的不得了。这一套《四十二章经》,是众多佛教经典里面的其中一套。其中有一小段记录了佛陀所说人生的二十难,放在现代社会来看,也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挑出其中几个和生活关系紧密的几点,分享给大家。

贫穷布施难

看见慈善活动,或者需要救助之人的时候,心里是否也想过,自己生活过的也紧张,而且对方很可能是骗人的,我先躲开,等我以后发达的时候,再做慈善。

富贵学道难

有钱了,生活过得滋润了,是否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声*犬马中,打打麻将,玩玩车。精神层面有没有过新的追求,有没有看看书,跟朋友讨论一下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忍*忍欲难*字头上一把*,*柄就在你手中。对金钱的欲望,对权利欲望,

对成功的欲望,多少*就栽在这上面!

见好不求难

看见喜欢的,

就一定想得到,如果得不到,心里总是哆嗦。特别如果你身居要职,你这种爱好,会不会被人钻空子?

被辱不嗔难

有时候自尊心是不是太强烈了,开车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骂人,被人骂的时候是不是很生气。是不是觉得自己有时候不被别人尊重而生气?其实,可能只是你想多了。

有势不临难风光的时候,得势的时候,是不是做的太过分?是不是“有风使尽”

触事无心难

遇到事情,心里很容易烦恼;遇到挫折,总是唉声叹气。

除灭我慢难

“我慢”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

不说是非难现代人都爱八卦,特别是网络社会,匿名之下,是非更是随口而出!古人云: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有时候,不要八卦的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