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常的信》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1 04:25:27

一、质疑释疑,破题切入

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让学生进入学课文前的情景。

《不平常的信》教学设计范文

1、文中*了几封信的片断?

2、“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子与同学交流。

二、扣住题眼,理解词语

1、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挖出题眼“不平常”留作悬念激趣。

2、比赛,上讲台在黑板上注音,帮助大家准确认读生字新词。

3、说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4、读课文,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敌众我寡”的意思(教师可以板书“殊死”、“惨烈”等词,大家一起品味体会)。

三、激趣赏析,品读感悟

1、教师可引导学生沿着起因(赵蒙生死)—发生(排长写信)—发展(赵妈托人代笔回信)—结果(感悟到赵妈的坚强和伟大)这一线索,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朗读“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我们收到那一封不平常的来信”等句子,掀起情感波澜,感悟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3、教师相机运用范读、领读、学生分角*读、小组间轮读、挑战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在互相评议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为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顺理成章地感悟和归纳文章中心,感受文章平中出奇的朴实美。

四、拓展空间,强化技能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归纳。

2、你想对那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说点什么?

3、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第2篇:《不平常的信》语文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间真情,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课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战争的相关资料;了解书信常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17不平常的信

二、初读,寻找兴奋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办法先把课文读通,然后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从定期写信、模仿笔迹等方面也看出战士们的细心。)

三、细读,找准情感持续点

1找出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

2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前两封信:第一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a和排长一起写第一封信给蒙生妈妈的战士们。

b战士们想象蒙生妈妈收到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妈妈回信的战士们。全班交流。

3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这两封信,想:他们是的士兵。

4我们给蒙生妈妈写了很多信,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抓重点词:一直。复习巩固过渡句的作用。

5自读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想:这是一封的信。

6课件出示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7两次假设对比,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文中两封给战士们的回信。

四、精读,抓住情感升华点

在整个故事中,除了课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还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不平常的你发现了吗?再读课文找一找。课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

五、真情流露,评选感动班级人物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在善意的谎言里看到了很多真诚的人,有真情的人。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找找最让你感动的部分读读。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并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第3篇: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一起来看一下吧。

【学习目标】:

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学习过程】:

〔引言〕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完成44页〔问题解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p(c)·cq(d)/cm(a)·(b)

阅读45页表2-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程度 (也叫 反应的限度  )。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越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大 ;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c=cp(c)·cq(d)/ cm(a)·(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c<k ,反应向 正反应方向 进行

qc=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c>k,反应向 逆反应方向 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阅读45页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2o(g)co(g)+h2(g),k=c(co)·c(h2)/c(h2o)

fe(s)+co(g)fe(s)+co2(g),k=c(co2)/c(co)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1/2n2(g)+3/2h2(g)nh3(g)的平衡常数为k2,nh3(g) 1/2n2(g)+3/2h2(g)的平衡常数为k3;

写出k1和k2的关系式: k1=k22 。

写出k2和k3的关系式: k2·k3=1 。

写出k1和k3的关系式: k1·k32=1 。

三、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100%

或者= ×100%

或者= ×100%

转化率越大,反应越完全!

四、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阅读46页例1和例2。完成47页问题解决。

【课堂练习】:

1、设在某温度时,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把氮气和*气两种气体混合,反应后生成氨气。实验测得,当达到平衡时,氮气和*气的浓度各为2mol/l,生成氨气的浓度为3mol/l,求这个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和氮气、*气在反应开始时的浓度。

(*:k=0.5625 氮气、*气在反应开始时的浓度分别为3.5mol/l和6.5mol/l)

2、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知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2.60,试判断,

(1)当co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哪个方向进行?

(2)达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应为多少?

(3)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mol/l,h2o的起始浓度为6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

(*:(1)不平衡,反应向正方向进行,(2)61.7%(3)86.5%)

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c(co)·c(h2o)/c(co2)·c(h2) ;

⑶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b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e、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   f、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

⑷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此时的温度为 830℃ 。

第4篇:不平常的蛋糕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要求

1。了解老一辈*家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向*前辈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殷切期望。

2。学习通过理解语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关怀爱护下一代的,懂得为什么说这盒蛋糕是不平常的蛋糕。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宋奶奶送给孩子们的蛋糕是不平常的?”引导学生联系前文。宋奶奶的身份,向深处想一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不平常的蛋糕。

二、朗读全文(检查预习:纠正字音。)

三、介绍宋庆龄

宋庆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主义、*主义、*主义先锋战士。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亲密战友。解放后任***副主席、中华*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保卫儿童委员会主席、**救济总会执委会主席等职;1981年被授予中华*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同年逝世。

*福利会成立于1938年6月14日。是宋庆龄创办并领导的。新*成立后,从事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教育,以及向国外报道*社会主义*和建设工作。

斯里兰卡:是位于印度半岛南方、闻名于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国。1957年正式与我国建交,同我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

四、自读全文,思考

(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宋庆龄把斯里兰卡总理送给自己的生日蛋糕,不远万里带回祖国,送给一所幼儿园小朋友吃的事。)

(二)默读全文,标画自然段,思考:

课文先说了什么?接着说了什么?然后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

(先写宋庆龄由斯里兰卡一回来,就到幼儿园看望孩子们,接着写宋奶奶叫孩子们洗手,然后写宋奶奶给孩子们吃自己带来的蛋糕,最后写了这个蛋糕的来历。)

板书:看望、洗手、分吃、来历。

五、布置作业

查字典搞懂不理解的词:恭恭敬敬、惦记、不远万里、牵挂、未来。

第二课时

一、审题:不平常的蛋糕

(一)平常什么意思?(普通一般。)

(二)不平常什么意思?(不是一般的。)

(三)“不平常蛋糕”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我们这个生日蛋糕不是一般的。)

二、为什么说这个蛋糕不一般呢

(一)默读课文第3段,思考:

1。哪些语句使你知道了蛋糕的样子?用“”线画出来。

(“挺大挺漂亮的圆盒子”、“这么大的蛋糕”,“我们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蛋糕!”大蛋糕上“还有一个奶油做的寿桃。”)

2。这个蛋糕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特别大,特别精美。)

3。蛋糕特点说明了什么?

(说明蛋糕的样子很不平常。)

(二)默读课文第4段,思考:

1。哪些语句使你知道蛋糕是不平常的?

(二方面:一是斯里兰卡总理送的,是宋奶奶自己的生日蛋糕;二是宋奶奶不远万里带回来的。)

2。这样不平常的蛋糕宋奶奶为什么给孩子们吃呢?

(宋奶奶时刻牵挂着孩子们,她关心着祖国的未来。)

(1)“牵挂”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个人总是想念着某人、某事。心里始终丢不开、放不下,就像用绳索把双方牵连在一起一样。)

(2)“未来”什么意思?(就是将来,指的是前景,“祖国未来”,就是祖国的前途。文中指下一代。)

(3)板书:大而精美总理送给不远万里

3。为什么说蛋糕不平常?看板书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三)宋奶奶是怎样把蛋糕分给大家吃的?

1。默读课文2、3段。

(先领孩子们洗手,“规规矩矩”坐好后才分的,她不但分给每个孩子一份,还恭恭敬敬给老师一份。)

(1)恭恭敬敬是什么意思?

(很认真很严肃的样子。)

(2)最后还剩一块,难道是因为多了一块儿宋奶奶才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老师吗?

(是宋奶奶“计算好了”特意送给老师的。)

(3)你怎么知道是宋奶奶计算好了呢?

(从16自然段看出的。)

(4)宋奶奶的职位那么高,她为什么要这样尊敬一个幼儿园老师?

(原因之一是老师是教育工作者,关心老师就是对下一代的关心,之二是宋奶奶对教师非常尊重。)

(四)总结全文。

看板书本文不仅写了蛋糕的大而精美,还写了蛋糕的来历。从蛋糕的样子和意义使我们感受到蛋糕的不寻常,那么这样的蛋糕宋奶奶从斯里兰卡刚回到上海,不顾旅途疲劳,来到*福利会幼儿园看望孩子们,并亲自分蛋糕给孩子们吃,看着孩子们吃蛋糕,宋奶奶高兴极了,并恭恭敬敬给老师送去了一块,从中使我们感受到宋奶奶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同学们不辜负老一辈*家对我们的期望。

板书设计

第5篇:不平静的世界教学设计

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感受战争的严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不平静的世界教学设计,欢迎来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

2、能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些战事,并会将搜集到的信息与人交流。

3、初步感受战争的严酷,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感受战争的严酷。

难点:初步感受战争的严酷。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战事。

教师收集:搜集查找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苦难的资料(图片、文字等)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全班分成两大组,互相考一考有关风景名胜所在地的知识。由老师出题开始:园明园——*

一、图片欣赏,感受世界的“不平静”。

前几天,沈老师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图片,今天我把它们带到了的课堂上,请各位同学认真地看一看——

1、欣赏第1组图片:世界的和美(课件点击:和美)教师随机给图片配上说明

快乐地欣赏完了这一组图片,接下来我们欣赏另一组图片——

2、欣赏第2组图片:人类的战争(课件点击:战争)教师随着图片的翻动情绪变得激动,并简要介绍战争的严酷

3、请同学们说说看了刚才这两组图片之后的感想。

4、教师小结:我们人类共住一个美好的家园——地球,然而一直以来,各种战争、抵触却时有发生,使得我们一起生活在一个“不平静的世界”之中。

二、阅读填表,了解“一战”的基本情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点击出示课题)不平静的世界

首先我们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去了解那一段历史。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三页,自由朗读第三到第四页之间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

1、自由朗读中有关一战的文字资料。

2、对课本资料进行整理。请看大屏幕:点击出示

第6篇:《不平常的信》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信的不平常,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谊;感悟蒙生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信的不平常以及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质疑。

师:在读课题时你抓住了那个词?为什么?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问题:

(“不平常”:为什么不平常?有什么不平常?不平常在哪里?

“信”:写信的原因。是谁写给谁的信?)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思考:

课文以(信)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大屏出示)

2.指名反馈,(在学生谈到事情发展顺序时,说说为什么是事情发展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3.积累词语。

师:看来孩子们对课文很熟悉了,文中的词语朋友们也想知道你还认识他吗?

出示词语,多种方式认读(抽读、齐读、比赛读)

申请入党惨烈殊死敌众我寡至关重要兵荒马乱落荒而逃光荣牺牲一心一意

4.过渡:

真棒,男女生谁都不甘示弱,接下来我们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也都争先恐后。

三细读课文,体会内容。

(一)弄清写信原因

1.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写信原因?(第三自然段)

默读思考: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决定代赵蒙生写信?

生默读课文,勾画归纳,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相机出示:

(1)为了不让英雄母亲难过;

(2)有入党申请书模仿笔迹;

(3)蒙生妈不识字,找人念信。

4.过渡:同学们善于思考,问题解决得很快,送张笑脸。想看看那场战役吗?

(二)播放视频

1.观看视频

2.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词?

(战火纷飞、惨烈、悲壮……)

3.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场景?(第一自然段)

4.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过渡:

赵蒙生牺牲了,他死得悲壮,死得光荣,让失去战友的战士们十分悲痛,要是蒙生妈妈知道了,那该多么伤心啊!于是战士们常写信安慰蒙生妈妈。

(板书:战士们、蒙生妈妈)

(三)默读思考

文**了(三)封信的片段,分别是谁写给谁的?(大屏出示)

1.默读,勾画批注。

2.交流反馈,相机板书笑脸。

第一封:排长——母亲

第二封:母亲——孩子

第三封:他叔——孩子们

过渡:我知道同学们不但善于思考,而且善于合作。

四品读句子,感悟品质。

那封信,哪句话让你最受感动?试着在旁边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大屏出示)

1.边读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小组合作交流。

2.集体交流。运用多种方式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子。相机板书(深情厚谊、舍小家为大家)

(相机运用范读、领读、小组轮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顺理成章地感悟和归纳文章中心,感受战士们和英雄母亲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厚谊,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情怀。)

3.回归课题,不平常的信(结合板书谈不平常,从这封信里我们认识了一位坚强、伟大、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母亲,感受到了战士们与英雄母亲的深情厚谊……)

五升华情感,抒写感受

1.除了信不平常,还有什么不平常?

(蒙生妈妈、大叔、赵蒙生、大叔)

脑海里闪现出了哪些词语?

(坚强、伟大、悲壮、友爱、诚信、骄傲、了不起……)

过渡:

是啊,我们祖国正是有了像赵蒙生这样为了祖国而献出生命的战士,有像大叔、战士们这样可亲、可敬、可爱的人,有了像蒙生蒙生妈这样伟大、高尚的人们,才有了无穷的力量。孩子们,此刻,你们胸中涌动着*,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吧!

2.抒写感受:(大屏出示)

(1)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叔、赵蒙生、蒙生妈妈、战士们说?

(2)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3.交流反馈。

总结:同学们,从你们对战士们、大叔、蒙生、蒙生妈妈说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先烈们的敬仰、热爱与感激。希望你们如自己所说,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作业超市:(二选一)

1.收集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2.评选班级感动人物并试着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板书设计:

战士们深情厚谊

17不平常的信

蒙生妈舍小家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