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我们的爱心行动》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19 23:53:51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小学四年级品德下册《我们的爱心行动》优秀教案

让同学懂得社会上还有需要协助的人,明白每个人都应协助有困难的人,知道怎么去协助他们,并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同学用于调查需要协助的对象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爱心

1.出现下列情景。

情景一:遭遇特大洪灾的地区,房屋倒塌,庄稼损毁。小朋友们没有了学校,没有了书包,甚至没有了亲人,惊恐、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情景二:家在贫困山区的小凡,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小凡不但无钱上学,

每天还要照顾母亲。他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们上学去的身影,只能深深地叹息。

2.同学谈感受。

3.教师:面对这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协助他们。在你的身边有需要协助的人吗;假如有,你准备怎么做?

二、自主行动,体验爱心

活动一爱心大搜索

同学把自身协助他人的事以和自身的感受写在纸上,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将这些“爱心”纸贴在教室内。

活动二成立爱心小分队

1.交流:怎样才干更好地协助有困难的人,同学交流后汇报。

2.举办“爱心小分队”成立仪式。

(1)同学根据自身的情况自愿组合成小组,推举一名小队长,小组根据各自的任务命名。如爱心基金募捐小分队、助残小分队、帮困小分队等。

(2)各小组举起队旗,排好队伍。班长宣布×ד爱心小分队”正式成立。

活动三爱心筹划

各队讨论确定本小队的爱心行动计划:确定活动目标、协助对象、活动形式、活动时间。让同学懂得要有计划、有组织才干更好地协助他人、服务社会。

三、拓展活动,传送爱心

1.教师:社会上需要关心与协助的人有很多,我们的力量是单薄的,我们应该向社会宣传,让全社会的人都积极行动起来。

2.爱心建议:爱心宣传小分队提议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爱心建议,争取更多的人来支持我们的爱心行动。

四、积极行动,奉献爱心

教师:同学们,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把爱传送到每个需要爱的地方。相信大家在爱心行动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你们在协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得到快乐与幸福!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指导同学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尊老爱幼、济困济贫、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精神。

活动准备

课件;各小队活动的工具,如dvd、照相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增强氛围。

2.教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二、成立爱心小分队

1.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同学讨论班级应该成立的爱心小队。可以成立如下小队。

(1)助残小队

(2)帮困小队(每班均有低保户,选出一例特殊家庭)

(3)敬老小队(学校和近有一家敬老院)

(4)爱心宣传小队(学校和近是繁华的步行街,可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募捐)

2.同学自愿报名,根据自身的特长与喜好选择不同的

爱心小分队,选出各小队的队长。

三、制定爱心行动计划(包括个人的和集体的计划)

1.讨论爱心小队的目标、原则以和具体的行动计划。

2.以“帮困小队”为例,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我们的爱心行动计划

协助对象:×××(低保户成员之一,家长离异,妈妈终年卧床不起)

协助内容:

(1)把募集的资金捐给他,帮他缴学费、买文具。

(2)给他补习功课,提高成果。

(3)经常派小志愿者去照顾他生病的妈妈,帮他做家务。

四、小*

教师:平时,我们会看到一些行乞的人,他们有的是残疾青年,有的是青丝苍苍的老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协助他们吗?为什么?

(通过此环节的活动让同学明白,协助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平安,谨防上当受骗)

五、实践活动准备

1.各小队上交活动计划,包括队员的具体工作布置。

2.教师向同学强调几个问题:

(1)班主任、校外辅导员、家长委员会成员到各个小队带队。

(2)以小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小队长负责,强调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3)活动过程中和往返学校途中要注意平安。

(4)妥善保管各小队携带的工具,如:摄像机、照相机(拍摄精彩画面)、小塑料桶、扫帚等。

(5)如遇到突发意外情况,请带队老师处置。

(6)活动后,将根据队员的表示,评选“爱心小天使”。

(7)回家后做好活动记录,通过日记记录下自身的心得体会,班级建立“爱心档案”。

(8)爱心活动将经常化、制度化,每月二至四次。期末将评选“爱心小队”和“爱心人物”。

第2篇: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的绿*行动》的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2、激励、引导学生去开展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处理垃圾;开展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三、活动准备:

1、教师:课件、小图片。

2、学生:收集一些环保资料。准备一张画纸、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和大家看看两组风景图片,大家要边看边思考:你有怎样的感受?

1)师出示第一组。(问:那么的感觉怎么样呀?好美啊)师说:我们再看看第二组。。。(问:。。。太脏了?)为什么呀?

2)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在哪个环境生活呀?为什么呀?

3)师说:对,环境污染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大家来读一读(展示幻灯片9):(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a:人类80%的疾病都是经水直接或间接传播的。b:全球四分之一可预防的疾病是由于环境污染。(板书:环境污染危害健康)

4)过度:既然环境污染危害那么大,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我们的绿*家园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5)*出“绿*行动”图片10

过渡:这节课老师把同学们分成5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看哪个小组最出*,就奖一些小礼物。

二、讨论学习发散思维

(一)、师说: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52-53页的内容。看看别人怎么做;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板书:绿*行动)

1)学生小组交流。(说得好的奖给小树)把你们的建议写到课本上。

2)学生汇报(学生说:自己不乱扔。,对乱扔垃圾的人给予重罚,垃圾分类回收)

点子一:(板书:不乱扔垃圾)

3)师点拨:怎么样才算不乱扔垃圾呀(在家里,学校,出门在外的时候)

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处理垃圾的好点子说到垃圾分类回收。。。大家认为该怎样分呢?请举个例子。

点子二:(板书:垃圾分类)

(点幻灯片:垃圾分类。点一下鼠标(1)可回收再利用的。(玻璃、塑料瓶、废纸。。)

(2)不可回收再利用的。(果皮、菜叶。。)

(3)有严重污染环境的(旧电池。。)}

4)、师问:谁知道旧电池的污染有多严重吗?好,让我们来看看资料。(展示幻灯片12)

过渡:大家想一想我们除了处理好身边的垃圾。保护环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点子三: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学生交流:保护环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5)、学生回答:(保护动物;尽量少用一次*的餐具和用品、节约用水、电、用纸,使用环保袋)

(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垃圾,节约资源。因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7)、师总结:其实这些就是减少垃圾、节约资源的行为。(板书: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师总结点拨:刚才大家说到要多种树、种花草就是美化环境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保护环境还要美化环境。现在老师看看刚才在学习过程中哪个小组最出*,得了几棵小树呀?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大家用一个动作表示自己的心情。其他组也不错,我们给自己一个掌声。

过渡: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保护环境非常重要,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怎么做才能让全社会的人行动起来呀?

三、指导行动拓展思维

1、学生自由说说。(做环保宣传、广告)

2、师说:下面我们来做一项活动。(展示幻灯片13内容学生读:1、写一句广告词:为环保做一则广告。2、写(画)一篇题为“我心中的绿*家园”的畅想。要求每一组分两个小组分工进行。开始)

3、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4、让学生读每一组的广告语。然后展示每组的图画。

5、师总结说:这就是同学们心目中的绿*家园,真美!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心中的绿*家园是怎么样的?

6、老师一边说边贴,你们看黑板,太阳出来了,小鸟看见这么美的地方也飞来了,动物也跑过来,老师也在这里安家了。这就是老师心中的绿*家园。

过渡:同学们,我希望我们带个头,绿*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来行动看书53页活动。

四、拓展活动

1、学生读。(板书:从我做起)

2)、生读完后说:学期结束老师检查评比,看水为环保事业贡献最大。

3)、同学们,下课

第3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人。

“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身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同学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同学:“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同学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依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存—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需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干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

教师引导同学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身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局部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

教师引导同学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身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身的家长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

5.总结。

家庭作业

第4篇: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的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手”为主题的组合单元。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造的凭借,也是传递情感的介质。《我们的手》一课则是从友爱的角度选编的课文。全诗共4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构图美。诗的内容浅显,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结合本单元“金钥匙”默读思考,学习作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枫叶、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剪纸、画画、写字……)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怎么办?(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还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你们的办法都不错!聪明的孩子最会学习。开始学习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

(2)现在,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

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出评价。小组汇报。

(3)(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4)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指名读,美读。让读的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谈谈读的怎么样?好在哪里?

2、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桥)

(2)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

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

(2)齐读。

(3)有感情的朗读。

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传递美好的感情)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接读。

(4)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师生互动。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学生仿写。伸出你们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

五、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六、布置作业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段。

教学反思:

本诗清新明朗、意境丰富、图文并茂、富有想象空间。林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阅读是学生的个*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导入新课时首先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像什么?用手做些什么?在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导入。然后老师顺着学情,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从中获得感悟,读得入情入境。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同时展开更深一层的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老师提问:“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先师生互动,再让学生合作创编,接着又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5篇: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小数的值扩大(或缩小)10

倍、100倍、1000倍等。

2.掌握一个数乘以(或除以)10、100、1000等,只要把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

3.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解决移动小数点时数位不够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计算等活动,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通过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理清思路,熟练规律,并渗透归纳、整合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1.口算:

0.1810=4.310=

0.18100=4.3100=

0.181000=4.31000=

2.利用小数点移用的规律计算

计算结果

93.0710930.7

93.071009307.这里的小数点能省略。

93.071000

93.0710000

93.07109.307

93.071000.9307小数点前无其他数时,应补上0。

93.071000

93.0710000

总结: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注意:(1)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左边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还要添一个0。

(2)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不能搞错。

[在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运用中解决移动小数点时数位不够的问题]

3.下面各小数和8.73相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

8.7387.30.8730.008738730

10

8.7387.3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这个小数乘10。

10

0.873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这个小数除以10。

总结:

1.判断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如果是向右移动,就是8.73乘10、100、1000如果是向左移动,就是8.73除以10、100、1000

2.观察小数点移动几位,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是乘(除以)10,100,1000,(移动的数位和0的个数相同)。

[经过二部分的对比训练和比较,使得规律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

4.在()里填写适当的数。

101000

30.07()0.062()

10100

3.732()37.32()

5.填空: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

(3)把21.3()是2130,把()除以10就是0.72。

6.在内填、,()填适当的数。

3.810=3847100=0.470.0081100=8.1

17.510=1.7562.71000=0.06270.084100=8.4

5.27()=52710()=0.013210()=32.1

0.063()=63

7.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应注意什么?

【通过对比练习和综合练习的设计使得知识点得到了强化,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又增强了实践运用中的对知识的感*认识。】

第6篇: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全册共分五个单元、17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不在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儿童的发展是整体*,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的。从开放的特点讲,教科书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之本或罗列知识的清单,而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它要成为引发学生学习的‘引子’。从情感角度说。为加强德育的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本教材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的、情境*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形式活泼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体例特点是教科书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或称为活动内容)。各单元体列结构又分主题文字、提示语、旁边、情境对话、照片、图标、学生作品、空白框等。

二、学生分析

面对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基础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教育方法要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懂得家庭责任感,之间应相互沟通、平等相待、正化解矛盾。

3、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真实的友谊,学会理解他人、尊重。关心他人。

4、感受身边的劳动者带给自己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共建祖国大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五、教学措施

1、以教科书为内容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映衬学生的心灵世界。

3、侧重学生的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社会实录等教学环节。

六、教学安排

每周一个主题,穿插复习。每周大约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