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17 00:49:3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1.了解孩子爱的能力发展阶段及特征,理解父爱和母爱的特点与本质区别,了解作者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念;

2.把握本文的结构,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对父爱与母爱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2.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经验等,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层面上升到理*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学生初步掌握梳理本文结构,并抓住关键句子,深入体会含蓄蕴藉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信息与作者的观点;

2.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观点与材料的结合,探究作者对父爱与母爱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2.难点:对父爱与母爱的本质的理解及部分关键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提问法、归纳法

2.学法:品读感知法、勾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由于本文理论*比较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一下子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有相当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过渡句、总结句、中心句等标志*语句弄清课文结构层次,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通过讨论、发言交流等形式体味关键语句、难点语句的含义。最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其中把握“父母对孩子的爱”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对弗罗姆的观点大胆质疑,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评价。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爱父母,做一个具备爱的能力、懂得爱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大家还记得孟郊的《游子吟》吗,现在我们一齐朗诵一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味了慈母的温情,同学们想一想,之前我们学过有哪些描写父亲的文章,可能我们初中时学习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最为记忆深刻,父亲的背影一直印刻在作者与我们读者的心中。父母之爱是我们永恒的歌唱,父母给了孩子最质朴最无私的爱,而孩子也应怀感恩之心去回报父母,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交流爱的传递。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从理*高度审视人间至爱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二、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弗罗姆(1900~1980)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他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最重要的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他1956年所著《爱的艺术》一书,是其中第二章《爱的理论》的第二节。弗罗姆认识到父爱和母爱的不同,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父爱的*质,典型地体现了他的学术渊源--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既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

(二)学生阅读课文,并勾画文中关键句,提出问题

1.题目为什么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而不叫“父母对孩子的爱”,说明原因。

因为本文包含两个方面的爱:一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另一个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2.那么哪些部分主要写孩子的爱,哪些主要写父母的爱?这两部分的过渡句在哪里?

1-3段写孩子的爱,爱的能力的发展4-8段写父母的爱,爱的对象的发展母爱父爱的根本区别9-10段综合父母,达到灵魂健康成熟过渡句: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三)梳理文章的结构并把握文章说明的内容

再一次浏览全文,学生讨论后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每一段内容。

文章共分三个部分

1.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3)

①婴儿时期,是一个自恋阶段;

②生长发育阶段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且被母亲无条件地爱,作者还谈到了母爱的本质;

③少年时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爱,创造爱。

2.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7)

④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

⑤指出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都渴求母爱

⑥母爱与父爱*质上的根本区别;

⑦阐述父爱的本质

3.探讨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问题。(8-10)

⑧提出对父爱和母爱的不同要求

⑨提出成熟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⑩总结全文

三、理解*研讨:

1.引导学生简要概括文中所论述的母爱和父爱的特点,分析母爱和父爱有什么本质区别,来认识其各有什么积极面与消极面?

母爱

特点: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取,不能受掌控和支配。

本质区别:无条件的

有条件的

父爱

特点: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

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2.“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句中“祝福”和“和平”是什么意思?

“祝福”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真切关心与爱护,包含有无私的、纯粹的、不求回报的意味。而“和平”一词用得尤为巧妙,韵味颇丰。它不仅指出了母亲温柔、平和的特点,而且有一种博大、宽厚的感觉,与下文的“大自然”“大地”“海洋”等词语结合起来,更能写出母爱的深度。

3.文章提到两种爱的原则,一种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另一种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说说这两种爱的原则的区别?

前一句,“被人爱”是原因,“爱人”是结果。因为被人爱,所以我爱人。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后一句爱人是原因,“被人爱”是结果。因为我爱人所以我被人爱。先付出再获得,是对爱成熟的理解。童稚的爱是单向的、简单的、自我中心的,而成熟的爱是双向的、相互的,更加复杂,也更加美好。

四、拓展延伸

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

1.一个成熟的人为什么要把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综合起来?

2.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这两个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

3.我们又怎样努力在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

五、评价*鉴赏

在深入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阅读体验,对于作者的观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阐发、评价。

1.作者指出的父爱与母爱的本质,以及他们的积极面、消极面,你认同吗?并说出理由。

2.你认为作者所说的母爱与父爱的不同之处在于母爱是无条件的这种观点成立吗?(言之成理即可)

六、本课小结:

本文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就如同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同学们现在是高中生了,如果像弗洛姆说的应该是“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的阶段了,我们应该来想想怎样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训练自己对父母的爱?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七、布置作业

读了文章,对母爱、对父爱,你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你会给自己的父母提出怎样的建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母爱+父爱

孩童的爱

爱的能力←←←←爱的对象

爱他人,创造爱

成熟的人

邹君

第2篇: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掌握母爱和父爱在*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二、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以及行文特点。

2.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3.区分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母爱和父爱的无私、博大与精深,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伟大。

2.由父母之爱联系周围其他多种形式的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培养自己博爱、仁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母爱和父爱在*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2.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举例分析说明。

2.父母对自己世界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请看多媒体画面或张贴画:画面①,儿童跌倒,妈妈急忙扶起,呵护,询问。画面②,父亲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行事。

询问:画面①②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可能的回答:爱护、关心、体贴、教育……

教师引导:本质是爱。

2.询问:能否列举若干父母爱自己的例子?

生举例二至三个即可。

教师引导:上述都是具体可感的事例,那么,在理论上、哲学上,到底应该如何论述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

二、解题并介绍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知识目标)

1.多媒体或者幻灯片展示

艾·弗罗姆,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德国,1934年流亡美国。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撰写了大量著作,主要有《爱的艺术》《基督教义的发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为自己的人》等。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等。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著有《无意识过程心理学》等。

2.本文节选自《爱的艺术》一书。《爱的艺术》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各种形式的爱—母爱、兄弟之间的爱等等—基本要素有四个方面:关心、责备、尊重和了解。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等等。

本文标题中的“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前面的“父母与孩子”则限定了所写内容的范围。文章主要论述了父母之爱的条件*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

三、学生速读全文,提出问题(知识及能力目标)

1.划出生字词或者重要词语,自查字典解决,扫请文字障碍。

2.根据文章内容,将全篇划分为三大部分,并总结大意。

(三分钟后)

1.让两位同学起来说出所找词语以及解决的结果,根据情况,教师明确如下:

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帮助。

休戚相关:欢乐和忧愁一起分享,有利和不利的遭遇一起经历。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有岔出了新的问题。

归根结蒂:归结在根本上。

惶恐:惊慌害怕。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2.让两位同学起来说出文章结构划分情况,教师指导明确,并在黑板上形成提纲:(利用多媒体展示)

(一、二、三为大的层次标志,1、2、3为自然段标志)

一(1、2、3):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二(4、5、6、7):阐述父爱的*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三(8、9):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回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达到综合,成为自己的父母。

四(10):总结全文。

(注意过度段和过度句)

由此看出,本文的思路是:

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即人的成长成熟过程,层层深入,阐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质极其发展变化的。孩子从以母亲为中心转到以父亲为中心,然后最终与他们分离,并在自己心中同时拥有父母两个世界,从而达到奠定灵魂健康和成熟的基础。

四、跳读课文,筛选信息,找出母爱和父爱在*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知识目标)

(两分钟后,让一位学生发言,教师指导明确,形成提纲如下)(利用多媒体展示)

1.母爱和父爱在*质上的根本区别:

本质上:

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是祝福,是和平。

父爱是有条件的,它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

人生关系上:

母亲代表自然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作用上: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信心。

2.母爱和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母爱:

积极面: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

积极面: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五、同学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觉有的句子比较长,或者句法顺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理解上有些困难。主要因为这是译文,必须符合原文的风格。请找出该类句子,准确理解其含义,并试着用现代汉语的方式换一种说法。(能力目标)

(学生寻找并讨论两三分钟后,找几个学生说出所找的句子极其理解。教师取其交集,举例明确如下。)

1.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分析:用假设的语气表达婴儿出生时的情况,这种虚拟语气表现了作者使用语言的严谨*,语句用“仁慈”修饰“命运”,为后文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关爱作铺垫,形象地表现出母爱的特点。

自我说法:有母亲保护婴儿,他才不会感到离开母体的恐惧。如果不这样,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2.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相互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分析: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与人最初的交往,排比的句式概括了婴儿成长中的特点。通过这种描述得出一种结论和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然后用“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一句引出对母爱特点的描述“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最终得出结论:母爱是无条件的。

自我说法:他被人爱,因为他是母亲的孩子。所以,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

3.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的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分析:用虚拟语气提出自己的问题,靠努力得来的爱不是永恒的,用对比写出人们渴望母爱的最大原因,同时这种议论也引出了下文对父爱的论证。“被人需要而已”一句更能对比出母爱的伟大来。

自我说法: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因为可能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因为这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而是使对方快乐,被人需要而已。

4.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

分析:用对比的手法,阐述孩子接受父母影响的实质和内容,说明孩子是如何发展母亲的良知,而又发展父亲的良知的。

自我说法: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认为,人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我认为,人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

六、根据以上句子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带给你哪些影响,你是怎样不自觉地同时拥有这两个世界的。(能力情感目标)

(思考讨论两分钟,学生起来发表看法,老师适当引申,培养学生爱心,增加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提示*明确:

1.人生下来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母亲一直不辞劳苦,无条件的抚养和关爱孩子。(让学生举例)

2.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后,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让学生举例)

3.一个成熟的人既发展了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父亲的良知,最后达到综合。(让学生举例)

七、除了父亲母亲,还有哪些人关爱过我们,让我们感动不已呢?请讲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情。(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爱心的表现,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八、作业(能力情感目标)

写一个父母或者他人对自己具有爱心的小故事。要求写真人真事,有真情实感。

(目的,培养感受爱心的能力。)

第3篇: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上升到理*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地看待爱。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

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教学步骤:

1、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

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

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

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

(1)“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第一段)

(2)“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第二段)

(3)“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父爱(有条件)

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

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

思考: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相关资料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

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题目:那就是爱的艺术。

艾·弗罗姆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第4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附原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一书阐述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种能力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婴儿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但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至于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则没有任何意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教学预设】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上升到理*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理*地看待爱。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一、导入新课:

*心的小诗里说:“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有人说:父爱如山。

好像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

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温暖而执着。当然,这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认识,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

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主要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1900年,弗罗姆出生于一个德国犹太人家庭,后定居美国。他是家中独子,父亲是个商人,喜怒无常,母亲有间歇*抑郁症,童年生活的不愉快,是激发他以后研习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探讨人*的主要原因。少年时,家有一位朋友,25岁的漂亮女子,是个画家,愿意为陪伴老父而终身不嫁,不久其父死亡,而她也跟着自杀了,并留下遗嘱,希望能跟她父亲合葬。那时他才12岁,此事令他非常震惊,无法理解该女子的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他被周围战争的不合理*和破坏*所困扰,这些最终促使他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观点,形成了他的社会文化人*观:强调爱,更强调爱的能力。

二、整体理解

1.浏览全文,找出每段的关键词、关键句,概括每段的大意:

第一段:婴儿爱自己,没有爱别人的能力;

第二段:孩子感受到母爱;

第三段;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爱,有爱的能力;

第四段;爱的对象由母亲转移到父亲身上;

第五段;母爱是无条件的,通过努力获取的爱是往往让人生疑;

第六段:父亲代表思想世界;父亲是给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七段;父爱是有条件的;

第八段:母亲、父亲都希望孩子最终脱离自己;

第九段;成熟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第十段:综合父母亲是成熟的标志。

2.加上恰当的词语,把上述内容改造成一段话,就是对本文的内容提要。

*示例:

婴儿是自恋的,稍大,他能感受到母爱,却没有能力唤起母爱。少年时代的儿童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感觉到自己爱的能力,并试图创造爱。与此同时,他爱的对象由母亲转移到父亲,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代表自然;而父亲代表思想,父爱是有条件的,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等他拥有了母亲的良知而想爱,拥有父亲的理智和判断力而会爱的时候,他就拥有了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2.划出文章结构,形成提纲:

(一、二、三为大的层次标志,1、2、3为自然段标志)

(一)(1、2、3):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二)(4、5、6、7):阐述父爱的*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三)(8、9):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回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达到综合,成为自己的父母。

(四)(10):总结全文。

第5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从美国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掌握母爱和父爱在*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二、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以及行文特点。

2.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3.区分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母爱和父爱的无私、博大与精深,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伟大。

2.由父母之爱联系周围其他多种形式的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培养自己博爱、仁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母爱和父爱在*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2.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举例分析说明。

2.父母对自己世界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请看多媒体画面或张贴画:画面①,儿童跌倒,妈妈急忙扶起,呵护,询问。画面②,父亲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行事。

询问:画面①②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可能的回答:爱护、关心、体贴、教育……

教师引导:本质是爱。

2.询问:能否列举若干父母爱自己的例子?

生举例二至三个即可。

教师引导:上述都是具体可感的事例,那么,在理论上、哲学上,到底应该如何论述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

二、解题并介绍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知识目标)

1.多媒体或者幻灯片展示

艾·弗罗姆,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德国,1934年流亡美国。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撰写了大量著作,主要有《爱的艺术》《基督教义的发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为自己的人》等。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等。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著有《无意识过程心理学》等。

2.本文节选自《爱的艺术》一书。《爱的艺术》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各种形式的爱—母爱、兄弟之间的爱等等—基本要素有四个方面:关心、责备、尊重和了解。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等等。

本文标题中的“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前面的“父母与孩子”则限定了所写内容的范围。文章主要论述了父母之爱的条件*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

三、学生速读全文,提出问题(知识及能力目标)

1.划出生字词或者重要词语,自查字典解决,扫请文字障碍。

2.根据文章内容,将全篇划分为三大部分,并总结大意。

(三分钟后)

1.让两位同学起来说出所找词语以及解决的结果,根据情况,教师明确如下:

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帮助。

休戚相关:欢乐和忧愁一起分享,有利和不利的遭遇一起经历。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有岔出了新的问题。

归根结蒂:归结在根本上。

惶恐:惊慌害怕。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2.让两位同学起来说出文章结构划分情况,教师指导明确,并在黑板上形成提纲:(利用多媒体展示)

(一、二、三为大的层次标志,1、2、3为自然段标志)

一(1、2、3):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二(4、5、6、7):阐述父爱的*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三(8、9):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回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达到综合,成为自己的父母。

四(10):总结全文。

(注意过度段和过度句)

由此看出,本文的思路是:

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即人的成长成熟过程,层层深入,阐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质极其发展变化的。孩子从以母亲为中心转到以父亲为中心,然后最终与他们分离,并在自己心中同时拥有父母两个世界,从而达到奠定灵魂健康和成熟的基础。

四、跳读课文,筛选信息,找出母爱和父爱在*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知识目标)

(两分钟后,让一位学生发言,教师指导明确,形成提纲如下)(利用多媒体展示)

1.母爱和父爱在*质上的根本区别:

本质上:

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是祝福,是和平。

父爱是有条件的,它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

人生关系上:

母亲代表自然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作用上: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信心。

2.母爱和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母爱:

积极面: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

积极面: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五、同学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觉有的句子比较长,或者句法顺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理解上有些困难。主要因为这是译文,必须符合原文的风格。请找出该类句子,准确理解其含义,并试着用现代汉语的方式换一种说法。(能力目标)

(学生寻找并讨论两三分钟后,找几个学生说出所找的句子极其理解。教师取其交集,举例明确如下。)

1.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分析:用假设的语气表达婴儿出生时的情况,这种虚拟语气表现了作者使用语言的严谨*,语句用“仁慈”修饰“命运”,为后文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关爱作铺垫,形象地表现出母爱的特点。

自我说法:有母亲保护婴儿,他才不会感到离开母体的恐惧。如果不这样,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2.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相互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分析: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与人最初的交往,排比的句式概括了婴儿成长中的特点。通过这种描述得出一种结论和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然后用“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一句引出对母爱特点的描述“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最终得出结论:母爱是无条件的。

自我说法:他被人爱,因为他是母亲的孩子。所以,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

3.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的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分析:用虚拟语气提出自己的问题,靠努力得来的爱不是永恒的,用对比写出人们渴望母爱的最大原因,同时这种议论也引出了下文对父爱的论证。“被人需要而已”一句更能对比出母爱的伟大来。

自我说法: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因为可能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因为这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而是使对方快乐,被人需要而已。

4.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

分析:用对比的手法,阐述孩子接受父母影响的实质和内容,说明孩子是如何发展母亲的良知,而又发展父亲的良知的。

自我说法: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认为,人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我认为,人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

六、根据以上句子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带给你哪些影响,你是怎样不自觉地同时拥有这两个世界的。(能力情感目标)

(思考讨论两分钟,学生起来发表看法,老师适当引申,培养学生爱心,增加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提示*明确:

1.人生下来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母亲一直不辞劳苦,无条件的抚养和关爱孩子。(让学生举例)

2.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后,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让学生举例)

3.一个成熟的人既发展了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父亲的良知,最后达到综合。(让学生举例)

七、除了父亲母亲,还有哪些人关爱过我们,让我们感动不已呢?请讲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情。(能力情感目标)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爱心的表现,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八、作业(能力情感目标)

写一个父母或者他人对自己具有爱心的小故事。要求写真人真事,有真情实感。

(目的,培养感受爱心的能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相关文章:

第6篇: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上升到理*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地看待爱。

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

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教学步骤: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

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

(1)“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第一段)

(2)“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第二段)

(3)“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父爱(有条件)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思考: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关资料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题目:那就是爱的艺术。——艾·弗罗姆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