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国旗下演讲稿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12 06:16:16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诗词有哪些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诗(1)

关于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国旗下演讲稿范文

走马江天人未歇,长征万里几人回?

南天烽火沉沉灭,北国狼烟滚滚来。

指点江山回世力,肩挑日月挽天才。

西安事变惊雷动,*风云从此开。

红*万里几消磨?人困马乏三万多。

西接穹庐北近漠,南连烽火东临河。

飞行瀚海征马匪,挺进太行*倭。

不是张扬戳天日,又多风雨几悲歌?

千古江山吊英雄,红流磅礴走工农。

湘江血战连天浪,泸定飞行绝地风。

走马南天人似铁,挥鞭北地气凌虹。

江山不负英雄志,遗有风流天地中。

博古先生羞博古,翻云覆雨一言行。

兵临赣水狼烟滚,苦战湘江腥雨倾。

将士阵前纵喋血,书生纸上尚谈兵。

古城遵义英雄出,力挽狂澜日月擎。

第2篇: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中学生演讲稿范文

各位好: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八十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被迫离开*根据地,从南*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难困苦,地方*阀、*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瞧!那*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大*,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主席写的《七律.长征》诗:

红*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过后尽开颜。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奇迹,走向*的最前线,提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

怪不得毛主席会这样说:“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演讲稿

没错,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骄傲的。我们不会忘记这一辉煌的斗争业绩。今天,我们要从红*长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继承先烈们的遗志;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让我们的*自由幸福!

我们年轻一代,正走在先烈们为我们开辟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现代化灿烂的未来。

第3篇:纪念红*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

“乌蒙磅礴走泥丸”,那是诗家眼中的意境,其实,乌蒙山绵延几千里,山,像山一样挺拔,谷,像谷一样深幽。在这苍凉的乌蒙山中,总有稀稀疏疏的人家星子般撒落在山脊沟壑;总有早茶晚饭的炊烟从山林深处袅袅升起;总有撩拨人心的山歌在如织的山路上飘荡;总有呼儿唤女的山音从这山到那山。

当你来到乌蒙高原上,你就会领略到乌蒙山平仄无常的山韵;当你走近乌蒙山人家,你就会读懂我们乌蒙山人家悲壮而艰辛的历史。

乌蒙山人硬把自己的执着嵌在这刻骨铭心的关山之上,在一山一峰之间捕捉着微薄的希望,耕耘着瘦瘦的柴米油盐,收获着质朴的福禄寿禧,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

在这望而却步的山梁上,乌蒙山人倚山而居,住在愚公移山的神话里,凭着山里人的坚韧,一锤一钻,硬把嶙峋的山石凿成石材,把自己的住宅垒得结结实实,又用山煤煅烧石灰,把住房的里里外外粉刷得亮亮堂堂。

在这荒芜的山坳里,乌蒙山人一镐一锄,撬出些碎布一般大块小块的山田山地,种植些土豆荞麦、玉米高梁,喂着些肥胖的大猪,腌制些美味的腊肉,一年吃到头。偶然有几点带子似的山田,引得山涧的灌溉,让那白花花的大米也闯进这山寨子里来,丰富了山里的日子。

我们乌蒙山人靠山吃山,靠着这无数的大山、肥美的山草,养得牛羊肥、骡马壮;乌蒙山人就靠着这无数的大山,营造万顷林场,种植经济林果,使厚重的乌蒙山直观地体现价值。

我们乌蒙山人靠水吃水,乌蒙山的水,清纯婉丽,我们就靠着这淙淙溪泉,净化出“乌蒙山纯净水”,远销到城市、乡村的千家万户;乌蒙山人就靠着这涓涓细流,在依山旁水这地,构筑土石堤坝,酝酿“高峡出平湖”的诗情画意,养肥了自己的鲜鱼活虾,点亮了一个个乌蒙特*的水电站,驱逐了油灯照明的历史,带动了几多*箱电视,使山沟沟里的生活也摩登起来。然后,化成清清溪流,轻歌曼舞般流进田间地角,把稻麦蔬菜的笑声摇得盈盈四溢;淌过村寨,把山乡的形象漂洗得清清白白。

厚重的乌蒙山,养育了厚道的乌蒙人,铸就了乌蒙人山一般坚毅的个*。

我们乌蒙山的男人,顶天立地,野气实足,有一肚子力气,提得起,放得下,用硬帮帮的黑脊梁,擎起了这荒山野岭的一片天。

我们乌蒙山的女人,勤劳能干,挺起一副壮实的身板,用一双高原女人的大手,挥一把汗水,在深山里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湖。

我们乌蒙山人。钟爱大山,站着,像大山一样挺拔,趟下,像脉一般浑厚。

我们乌蒙山人,和乌蒙山川同在,活着,珍爱自己的大山,死了,也要扑向自己挚爱的青山!

第4篇:中学生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周记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今年,是*工农红*长征胜利80周年。

想那80年前,工农红*在党**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5篇: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周记

红*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过后尽开颜。短短八句诗,五十六个字,不仅使我想到红*老战士熊爷爷给我们讲的红*四渡赤水、巧渡*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想这是布衣草鞋的*人在*林*雨中徒步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但这“神话”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虔诚地仰望。

今天,距红*长征胜利已经七十多年了。在向先辈致敬的同时,遥想英雄们当年的壮举,我们看到的是*脊梁们,在血与火中开创了一条属于**的道路;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们,在家与国中选择了国的利益,舍弃了家的牵挂;我们看到的是炎黄子孙们,踏出了历史的脚步,走出的与其说是一条为后人所景仰的路,不如说是被千古传诵的*魂!

想想今天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生,我们是否还有红*先辈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的井冈山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是否还有布衣草鞋的艰苦朴素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想想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康生活,想想我们花园式的校园,再想想我们今天的飞速发展、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不知大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想我们有必要在困难面前想想红*路,在挫折面前忆忆*魂!

今天,建设现代*,建设*家园,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作为一名小学生,这种不倦的求学漫漫之路,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也是!红*先烈们的精神必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弥久而愈新,熠熠生辉,也必将指引我们时常以红*长征精神鞭策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第6篇:一年级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作文

我读过许多关于长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动着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的鱼钩》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位红*回忆他的老班长为了让他和另外两个病号顺利走出草原,而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顺利的走出草原,不断的为他们增加营养。为了让他们补充更多的营养,老班长把用来缝衣服的针烧红了,做成了钓鱼的鱼钩。为了找到鱼饵,老班长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长的眼睛也渐渐的开始模糊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给三个病号做鱼汤喝。有时老班长等了半夜也钓不到一条鱼。而每次煮的鱼汤老班长一口也不喝。就这样老班长和病号们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长却不断的鼓舞着病号们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还不肯喝下病号们为他煮的鱼汤

老班长最终还是没能和病号们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还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