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02-08 23:50:40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4、感受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在教学设计上,我打破了传统的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这种理解课文、分析课文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不是教师泛泛的讲解课文,而是让学生从生活大环境入手,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以学定教,教师只起引导点拨作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充满人文*,让课文成为例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探究的兴趣,体现“生活处处学语文”的思想。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模拟展示课文中一些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现象,了解课文,从而起到深化情感的作用。下面我就针对本节课的实际教学情况谈一下我对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谈话导入

课前利用谈话的形式导入课文,先出示以小鸟的啼叫为背景音乐的森林背景,接着让曾经去过森林的学生说说自己在森林当中的感受,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老师以人们的心愿引出小鸟的心愿,从而揭示课题。把课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充分调动起学习的已有经验参与学文,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背景下学习课文。从课堂来看,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比较高,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调动了起来。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课文分段。”这时,学生通过读文,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课文中的主要线索是小云雀跟着妈妈从居住的森林飞到了沙漠、大河上空的所见所感。同时,在读的过程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本环节,达到了设计意图,也完成了教学目标的第1、2个要求,排除了学文的障碍,并理请了理解课文的思路,为下一环节做了良好的铺垫。这时,根据课题提出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直接切入到课文的中心问题。

三、自主交流,理解感悟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是我用问题牵着学生理解课文,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主动*,用一个探究*的大问题“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达到理解课文、感悟语言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划出相关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用简短的话写在相关的句段旁边。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参与学习与讨论的热情比较高,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比较到位。有的回答了乱砍滥伐造成的危害,有的回答了森林的作用。在这一环节,以学生学的情况再确定教师的教,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了解的内容谈具体,并引导他们把自己体会到的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思路相机出示了关于土地沙漠化与洪水的录象资料,让文本内容与学生贴的更近,加深学生学习课文的感受。交流汇报的最后,再次出示小云雀的愿望,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回归。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认识到了森林的重要*,突破了教学重点,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第3、4个要求。但是这一环节,我由于紧张,并且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够,致使学生的交流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再进一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深入探讨,所以这一环节展示的比较浮。

四、回读课文,加深认识。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深化认识,进一步感受课文蕴涵的道理,让学生带着刚才学习课文的感受把课文再完整的回读一遍,进一步感受森林的重要*。然后联系本单元所学的三篇课文,请学生谈一谈各自的心愿,用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指导自己的实践,是语文学习更注重生活化,更注重教材对学习的范例作用,目的是想借这篇文章的学习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究。

总之,本节课的学习,落实了课标中所倡导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思想,注重了学生学习背景的生活化,实实在在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生活大环境下学习语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三、重拓展*学习、探究,使课文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探究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进行教学。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我搜集关于本课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时原本是想把沙漠、洪水还有森林的录象都添加到课件当中去的,录象资料都找到了,但是到最后,我还是决定把介绍森林景*的录象去掉了,因为我这个课件除录象以外的所有内容都是以漂亮的森林为背景,从上课一开始,就刻意的营造了身处美丽森林的大环境,如果再插上一段关于森林的录象就有点重复了,我认为使用课件的原则是要让课件为我所用,而不能为课件所累。

当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我一直在追求实实在在课堂,可是在这堂课上,我因为太重视别人对我的评价,太重视课堂设计的展示,太重视课件的添*作用,以至于忽略了把教学引向深入,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的初衷,在教材的深度、广度的处理上把握的不够到位,这是我这节课的失误所在,也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由此可见,第一课时确确实实是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只有在第一课时绽放出精彩,学生才会有仰视山腰的欲望,攀上山顶的决心。现就《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的设计,谈谈自己教后的感想。

一、疏密合理的课时划分,突出课时意识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长,生字多,学生不易读通读顺,结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这一课时分为五个板块:①导入,激发学习热情②初读,反馈自学情况③再读,理清课文脉络④默读,把握课文大意⑤描红,突出例字指导。最后带着“其实云雀的心愿是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心愿。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走进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的理解感悟,自然是水到渠成,循序渐进,从而使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一脉相承。

二、体现年段的教学特点,强化词语教学

怎样在第一课时处理字词教学,这既是第一课时的必要内容,也是第一课时绽放精彩的关键,从特级教师薛法根使用词串教学,于永正随文识字词,再结合自己对词语教学的摸索,深切感受到只有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世界,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变得灵动起来。

教学中,我是分三大板块来进行字词教学,从字音的朗读到字形的记忆再到字的规范书写,从词义的理解到感悟朗读再到词的再现表达,都做了精心的预设,字词的教学没有停留在音、形、义的教学上,而是注重了对学生识字的情感、态度、习惯的培养,一举多得,追求的是有效教学。

比如对“泛滥成灾”这一词的理解,怎样使学生的认知从无到有,从认知的有到表达的欲,这是一难点,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后再通过洪水泛滥成灾的课件演示,加上老师若有若无的解说,融情于词语,让学生透过词语触摸到词语所蕴含的意境,使原本*冷的词语变得有温度。因此当学生再读“泛滥成灾”这一词时,很明显就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情感。

再比如对“树冠”这一词的理解。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出“树干”、“土壤”直观形象,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多元理解对词语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了感知:大树顶部所有枝叶部分是树冠,树冠下面挺直的部分是树干,树干下那坚韧有力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学生从词语的表面走进了词语的内涵,再读时,学生的感觉就不同了,读出了“树冠的繁茂”“树干的挺拔”。这也为第二课时研读“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森林的蓄水本领”作了一个铺垫。

课堂上学生惊异的表情,灿烂的微笑,自信的动作,清脆的朗读,无不向我们彰显着孩子们在字词学习中久违的欢乐!

三、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整体把握课文

书不读熟不开讲,即是说只有在第一课时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课时才能有效地展开课文的研读。如何有效地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仍然是看课的一个重点。

课始是通过质疑引起阅读期待,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读得入情入境;再者是理解了“乱砍滥伐”、“泛滥成灾”、“树冠”、“土壤”等词语,植根于文本,读含有这些词的重点句,学生读得入情入味,越读越好;最后的师生合作读,默读也都是入情入味。一遍又一遍地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读课文,这不是简单的平移推进,而是扎扎实实地以有效的朗读贯穿始终,在层层引领中递进,在反复朗读中提升。为第二课时研读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这一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彰显主体的教学训练以及教学生成的处理,都能使自己满意。但总感觉这一节课如果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的学习空间,那么这节课将会更加自然圆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在常态与现代的结合点上多研究多探索,力争使课堂更加常态,教学更加有效,收获更加丰硕。

第2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云雀的心愿》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理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因为是童话故事,故事浅显易懂,仔细研读这篇童话故事,我发现故事是以典型的故事三段式结构进行编排的,我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学生仔细品读故事,学习故事的表现方式。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在读懂课文内容意思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带学生去研读这篇故事的表现结构的特点,边研读文章表达形式的过程中,突破文章的重难点。这篇故事以“云雀出去看世界”为线索,分别写出到“沙漠”、“大河”、“森林”三个地方的所见所闻。在学习生字、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给课文分段。提示学生可以以云雀到过的不同地方为线索来给故事分出主体部分的层次。经过讨论交流,分好故事的层次。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句,交代故事“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看看世界。”第二至第十三自然段分别按“沙漠”、“大河”、“森林”的见闻感受,分为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合为第五段,“云雀表达自己的心愿。”在分层次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整体的认识,为进一步研读故事打好基础。

接下来,引导学生研读故事的表现形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对全文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第二至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细细揣摩这三部分表达上的特点。先以云雀到“沙漠”上空为例,仔细研读。“小云雀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先交代地点,“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这是云雀在这个地方的所见,“‘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这是云雀在这里的感受。接下去是妈妈对这里的环境的解释。在研读的过程中,在黑板上做适当的板书提示。接下来研读第三、第四部分,引导学生发现,三四部分的表达结构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表达结构相同,按“地点,所见、感受、妈妈的解释”来组织故事情节。把三个情节表达在黑板上进行标注对比,学生更直观的对故事的整体表达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发现三次的情节表达有惊人的相似。我乘机告诉学生:“这是典型的故事三段式编排特点,很多精彩的的故事都是采用这样的三段式结构编排的,如三顾茅庐……这叫故事的一波三折,这样故事才能精彩。”接着,最后故事一部分云雀的心愿的理解顺理成章。

反思这节课,自己大胆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故事的表达形式,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尝试,自己觉得是有意义的。其实,这节课上还可以在读一篇的基础上,再拓展读一些相似文体结构的故事,比如人教版的《巨人的花园》、《七颗钻石》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三段式结构特点。还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三段式的表达结构来编写一个童话故事,以达到读写结合,学会运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这节课的对比研读故事的情节,探究故事的表达形式,向课文学习表达,为学生的学习表达积累经验,这是很好的尝试。今后,应该用心解读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值得学习的知识点,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秘密,努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3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上次听课听到了《云雀的心愿》这节课,有了这个基础,我决定自己也来试试。通过听课我了解了《云雀的心愿》该文用童话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文章描述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但是让我自己再来复制,我觉得有些难度。但因为听过课所以心里有点底气。经过自己的修改,我请曹教作了指导。但是曹教却给了我一种新的思路。这也让我有了挑战自己的勇气。于是再次修改教案,试上。这次我的心里还是没有底气。但或许这就是成长,经过两三次的摸索和尝试,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得流畅起来。在上课前,我不断的给学生打气,也给自己打气。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计,或许是准备充分,也或许是自己的幸运,通过这次上课,自己也有不少的收获。

一、注重感悟

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不需要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森林的重要。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乱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等练习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入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感情朗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之间的对话,感悟到了“埋怨”、“心疼”的心情,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借助画简笔画,再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语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三、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结合《走,我们去植树》我让学生写一份倡议书,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当然,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就让自己慢慢的去努力吧!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针对教材的特点,本人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为什么云雀会有这样的心愿?我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健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从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读读想想,从文中寻找*。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扩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2、借助课件,理解课文内容

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会引起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这一案例,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许多课件,“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这些画面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他们有感而发,并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以此表述心中的愿望。

3、拓展延伸,深化课文重点

4、体验心愿,进行个*化朗读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文章通篇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生动有趣,富于艺术魅力。我让学生分角*朗读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机评价中,更加深学生对砍伐森林危害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这种行为的痛恨之情。

5、深化主题,表达自己的心愿

课文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在树林外面飞行时所看到的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说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重要。在课件展示“肆虐的沙尘暴、光秃秃的大山、河水咆哮着向下游冲去”等情景中,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在保护环境方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对周围人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环境满意吗?你又是怎样做到保护环境的,准备如何去做?交流讨论。鼓励学生根据环境保护的现状,进一步学习,扩展阅读和调查绿化情况等,拓宽学习时间和空间,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激起学生关注社会,主动参与环保的意识。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这个单元是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言,从而说明森林的重要*,揭示人类与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课文中美好与毁灭、安居与灾难的强烈对比,能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是第一课时,我的主线是朗读,随文识字。在预案设计中,课始是通过质疑引起阅读期待,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读得入情入境;再者是理解了“乱砍滥伐”、“泛滥成灾”等词语,植根于文本,读含有这些词的重点句,学生读得入情入味,越读越好;最后的师生合作读,默读也都是入情入味。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这不是简单的平移推进,而是扎扎实实地以有效的朗读贯穿始终,在层层引领中递进,在反复朗读中提升,为第二课时研读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计问题,让学生了解到,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紧接着让学生带着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键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从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边讲故事,边识字。

指导生字词时,我是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朗读中认识生字并了解生字在语言中的运用,比单纯的集中识字要更高效。同时,也为学生更好的朗读课文,为下节课的分角*朗读打下基础。

对于生字的书写指导,我让学生分析难写的字,并在黑板上范写出来,并指导学生要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笔顺,学生再在书本中描红。这样的书写练习,既让学生识字,也避免了学生以后书写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感悟。我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描写云雀心愿的句子,并请学生反复诵读,读通读顺并领悟其深刻含义。其中的朗读方式多样,有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等等。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后,概括课文的大意,紧紧把握课文中心,为下节课更好的学习课文内容作好铺垫。从而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第4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评课稿

近日听了我校徐老师执教的《云雀的心愿》这一课。

《云雀的心愿》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因此,徐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徐老师采用提示法引导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学习“森林是大水库”部分,学生自由读文后,徐老师出示了“树冠……可以……;树干上的苔藓可以……;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土壤可以……所以说……”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森林是大水库。然后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述说的条理*。再如学习“森林是空调器”这部分时,将森林和空调做比较,让学生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上环节中,徐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对森林升腾起保护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就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徐老师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徐老师以语言描绘、图画展现、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比如学习“飞过沙漠”这部分,徐老师播放了狂风的声音,展现了寸草不生的沙漠图,让学生感受“漫天飞舞”的沙漠,理解“贫瘠”的意思,读出“风沙”的可怕。另外,徐老师注意朗读评价的及时*、针对*和鼓励*。例如指导朗读“飞过大河上空”部分。学生读得比较平直,徐老师引导道:“河水哗哗地冲下来,你还能这么平静吗?读得气势再大一点。”

徐老师注重实践运用,进行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注重了课堂内外的结合。课前学生收集了植树造林的作用的资料,课上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再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概括,让学生对森林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为最后写环保标语埋下了伏笔。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发展。”徐老师安排“写环保标语”这个环节,起到了德育渗透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这次“送培到镇”活动,语文展示课的执教内容是四年级19课《云雀的心愿》的第一教时。第一课,杨臣主任和我们学校401班孩子展示了各自的风采,第二课,**小学的校长和402班孩子尽显了自我的魅力。

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第一教时如何要上出新意,很难!所以这两节课的设计者就把角度转向了“求真”“倡简”和“务实”。

一、“求真”

这两节课都是真实的课堂,没有丝毫的作秀,所展示的就是我们的家常课。尤其是顾校长的课,连课件都没有准备,只用到了实物投影仪。舍弃了以往我们老师所追求的“新”“奇”“花”表面的精彩纷呈,而去追求“返璞归真”。其次,真,还体现在“真诚”上,杨主任在说教学思路之前,还向所有的老师讲了在这节课中的一个小小的“笔误”,在板书“邀”的时候,写“方”先写了“撇”再写“横折钩”,其实,这个问题很少有老师关注到。

顾校长在说自己上课后的得失的时候也坦诚

地说自己在前半部分的字词的教学部分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实际上后面还有许多环节可深层次地挖掘,所以后文秘杂烩网部分略显“粗糙”。两位老师都用自己的“真诚”诠释着教育,其实,我们利群小学的每一位老师何尝不是这样?

二、“倡简”

简简单单教语文,这里的“简单”,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字面的“简单”。这里的“简”是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和简便的教学方法。杨主任的“三读”课文,循序渐进,使本课的学习目标一一落实,水到渠成。顾校长让孩子们借助课前的“悦读日志”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自己学习的快乐,自然而然,在孩子的你一言我一语和老师适时的点拨把这节课的重难点全部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务实”

杨主任的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孩子们书声朗朗。在语文课堂中最美的是什么?就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阅读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杨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彰显了我们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们的争先汇报,展示了我们402班孩子的语文功底,这些都让会宁的朋友不断地点头称赞。

顾校长的精彩还在于课堂中的不露痕迹的应试渗透,在理解词语“泛滥成灾”“乱砍滥伐”时,抓住了“滥”这个字在字典中的不同含义,让孩子给这两个“滥”选择意思。这样的实实在在的教学,孩子们一定能考试,而且会考试。

四、专家如是说

在老师们的评课结束后,南通市小语学科带头人何建*老师,也就这两堂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整理如下:

1、用阅读期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欲望。

2、理解“贫瘠”,要出示多角度的图片或者场景,不能约束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理解词语更重要的是要联系生活来解读,“语文即生活”。

3、第一课的“填空”和后面的“给课文分段”这两个环节的顺序最好要调整一下,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过程。

4、第二节课,用“因为所以”变为“之所以因为”来说话,注重了孩子的思维训练。

《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让学生明白森林的重要作用,不能乱砍滥伐,要多植树造林。闻老师上的这节课给我们的感觉自然、流畅,教学效果比较明显。闻老师的课强调学生通过读书交流,有所感悟,有所体验。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我们感受到了闻老师作了不少努力,这节课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

一、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突出了教学重点。

在复习导入环节,首先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回忆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并从文中找出这段话,然后点出关键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什么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闻老师的教学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读读想想,从文中寻找关键词句体会交流。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课件,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画面会揭发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闻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许多课件,“贫瘠的沙漠;河水泛滥成灾”等,这些画面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让他们能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并有感而发,与文本作者产生了共鸣。如在教学云雀来到沙漠上空时,先让学生交流“文中哪个词最能说明沙漠的特点”,然后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出示沙漠的图片,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文中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睁不开眼”、“贫瘠”等词语,体会到沙漠环境的恶劣,感悟到“埋怨”和“心疼”的情感,学生就能很好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三、抓住重点段的品读,突破教学难点。

课文的第10、13自然段是本文的两个重点段,主要讲了森林的两个作用:蓄水防洪与调节气温,并且形象地把森林比作为水库和空调器,为了让学生弄清为什么将森林比作水库和空调器,闻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第10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森林是一座大水库?接着引导学生看课件示意图理解森林是怎样蓄水的,并指导学生有顺序复述。

四、总结课堂教学时善于结合学过的诗歌发出号召,使课文的主题得到升华。

在这节课快结束时,闻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看课件齐读本册教材的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的后半段课文,这样巧妙的把两课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而且更深刻地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非常具有号召力,使这节课的主题得到升华。

总之,闻老师的这节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尤其在学习“河水泛滥成灾”这部分时,闻老师让学生读书、看课件、交流,学生有了很好的情感体会,与小云雀有了共鸣。不失为一堂好课。

第5篇: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汇编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这个单元是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言,从而说明森林的重要*,揭示人类与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课文中美好与毁灭、安居与灾难的强烈对比,能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是第一课时,我的主线是朗读,随文识字。在预案设计中,课始是通过质疑引起阅读期待,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读得入情入境;再者是理解了“乱砍滥伐”、“泛滥成灾”等词语,植根于文本,读含有这些词的重点句,学生读得入情入味,越读越好;最后的师生合作读,默读也都是入情入味。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这不是简单的平移推进,而是扎扎实实地以有效的朗读贯穿始终,在层层引领中递进,在反复朗读中提升,为第二课时研读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计问题,让学生了解到,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紧接着让学生带着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键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从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边讲故事,边识字。

指导生字词时,我是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朗读中认识生字并了解生字在语言中的运用,比单纯的集中识字要更高效。同时,也为学生更好的朗读课文,为下节课的分角*朗读打下基础。

对于生字的书写指导,我让学生分析难写的字,并在黑板上范写出来,并指导学生要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笔顺,学生再在书本中描红。这样的书写练习,既让学生识字,也避免了学生以后书写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感悟。我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描写云雀心愿的句子,并请学生反复诵读,读通读顺并领悟其深刻含义。其中的朗读方式多样,有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等等。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后,概括课文的大意,紧紧把握课文中心,为下节课更好的学习课文内容作好铺垫。从而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上周有机会学习了我校和唐元中心小学两位教师的两节课,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构思,同样的功底,不一样的精彩,现将学习体会小结如下。

1、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为什么云雀会有这样的心愿?我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健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从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读读想想,图图画画,从文中寻找*。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扩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2、借助课件,理解课文内容

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会引起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这一案例,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许多课件,“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这些动态的画面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通过课件对“森林是个大水库;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空调器”这些内容的介绍,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他们有感而发,并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以此表述心中的愿望。

3、拓展延伸,深化课文重点

4、体验心愿,进行个*化朗读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文章通篇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生动有趣,富于艺术魅力。我让学生分角*朗读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机评价中,更加深学生对砍伐森林危害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这种行为的痛恨之情。

5、深化主题,表达自己的心愿

课文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在树林外面飞行时所看到的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说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重要。在课件展示“肆虐的沙尘暴、光秃秃的大山、河水咆哮着向下游冲去”等情景中,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在保护环境方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对周围人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环境满意吗?你又是怎样做到保护环境的,准备如何去做?交流讨论。鼓励学生根据环境保护的现状,进一步学习,扩展阅读和调查绿化情况等,拓宽学习时间和空间,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激起学生关注社会,主动参与环保的意识。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这个单元是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课文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言,从而说明森林的重要*,揭示人类与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课文中美好与毁灭、安居与灾难的强烈对比,能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是第一课时,我的主线是朗读,随文识字。在预案设计中,课始是通过质疑引起阅读期待,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读得入情入境;再者是理解了“乱砍滥伐”、“泛滥成灾”等词语,植根于文本,读含有这些词的重点句,学生读得入情入味,越读越好;最后的师生合作读,默读也都是入情入味。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这不是简单的平移推进,而是扎扎实实地以有效的朗读贯穿始终,在层层引领中递进,在反复朗读中提升,为第二课时研读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计问题,让学生了解到,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紧接着让学生带着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键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从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边讲故事,边识字。

指导生字词时,我是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这样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朗读中认识生字并了解生字在语言中的运用,比单纯的集中识字要更高效。同时,也为学生更好的朗读课文,为下节课的分角*朗读打下基础。

对于生字的书写指导,我让学生分析难写的字,并在黑板上范写出来,并指导学生要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笔顺,学生再在书本中描红。这样的书写练习,既让学生识字,也避免了学生以后书写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节课就是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感悟。我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描写云雀心愿的句子,并请学生反复诵读,读通读顺并领悟其深刻含义。其中的朗读方式多样,有指名读、全班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等等。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后,概括课文的大意,紧紧把握课文中心,为下节课更好的学习课文内容作好铺垫。从而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第6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

目标预设:

1、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并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2、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

认真朗读,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云雀的心愿》一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既有故事*、趣味*,又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紧抓两个“注重”:

一、注重感悟

要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欣赏故事的基础上,增强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环境。课文大量内容借助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对话而展开、呈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个*化特点比较明显,而且辅之以人物表情神态的刻画,很适宜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提高学生对保护森林重要*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时不应该架空分析,抽象说教,而应该组织生动活泼的阅读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感悟、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

二、注重迁移

适当注意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课文中表达了人们植树造林,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的心愿,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资源,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保护好环境。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可以由题入手,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最后两段话,了解云雀的心愿。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云雀为什么会萌生这样的心愿,由此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第二至十三自然段,看看小云雀跟妈妈飞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景象。引导学生朗读他们的对话,体会他们的语气和心情,进而了解森林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理解云雀的心愿。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环境,感受森林的重要,进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心愿”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学生回答)。

二、精读课文,感受“重要”

过渡:这是多么美好的心愿啊!小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

(出示句子)“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学生齐读后追问: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用红笔在原句前写上“为什么”,并把“!”改为“?”)

让我们跟着小云雀和他的妈妈一起去旅行吧!看看他们都飞到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划出来。

学生自学后交流。

(一)精读§2~4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指名说)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沙漠黄沙漫天飞舞图)重点理解“刮、漫天飞舞、迷得睁不开眼”

2、感悟

引导学生观察图,并想象云雀看到的情景。然后交流各自想象的画面。

3、指导学生读§3~4

(1)指导朗读小云雀的话

①引导体验

读小云雀的话。

看到这样的情景,小云雀有怎样的反应呢?

划出有关语言、心理的词句。

“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埋怨、讨厌”

引导学生体验环境的恶劣。

②指导朗读

读出埋怨的语气。

(2)朗读云雀妈妈的话

①引导体验

情景渲染:由于人们乱砍乱伐,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同学们,当你喜爱、珍惜的东西离你远去的时候,你会是怎样的感受啊?

看到这样的情景,云雀妈妈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惋惜、心疼)理解“贫瘠”的意思。

②指导朗读

谁能用“心疼”的心情和语气读出云雀妈妈说的话?(赛一赛)

(3)角*读对话再体验。

学生练读。

读出小云雀埋怨、讨厌和云雀妈妈惋惜、心疼的心情及语气,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森林的重要。

(二)精读5~10

同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指名说)

第五自然段

1、朗读

2、感悟

借助文字内容想象洪水泛滥成灾的画面。

3、交流

4、再读

注意词句:“像脱僵的野马”、“咆哮”、“冲垮”、“淹没”,读出洪水的横行无忌、危害于民的凶猛。

第六~八自然段

1、指导朗读小云雀的话

①引导体验找出重点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体验小云雀害怕的心理。

②指导朗读读出声音的急促,心中的恐惧和害怕。

2、指导朗读云雀妈妈的话

①引导体验找出语气词“唉”体验云雀妈妈的无奈、痛惜。

②指导朗读读出声音的急促,心中的恐惧和害怕。

3、指导阅读第九、十自然段

过渡: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云雀妈妈说是“森林宝库”呢?小云雀不免有这样的疑惑,同学们肯定也会有这样的疑惑。

(1)指导读小云雀的话

自由练读小云雀的话,要读出小云雀心中的疑惑,读出反问的语气。

(2)指导读云雀妈妈的话

过渡:大家想想看,为什么森林被砍光了,大河里的水的就会泛滥呢?为什么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就没有了?

①初读。

②感悟。

(出示句子)“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引导学生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体会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的语气。

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学生齐读,感悟。

③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第十自然段的感受。知道:森林的树冠、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以及森林里的土壤都能够蓄水,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④再读。

通过深入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森林的重要,体会失去森林的危害。

(3)分角*朗读对话,情境表演。

(四)精读11~13

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呀飞,他们觉得又累又热,就飞回到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这就有了小云雀和妈妈的第三次对话。

学生自由读这部分,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初读。

2、感悟思考。

飞回森林以后,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对话中,又告诉了小云雀哪些知识呢?学生读、悟。

3、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读悟所得,知道森林不仅是一座大水库,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4、再读。

读出小云雀的惬意、舒适。读出云雀妈妈的舒心、宽慰。

5、分角*朗读对话。

(五)角*朗读,深入感悟。

1、分角*朗读三次对话。(注意角*体验)

2、交流感受。

可以凭借“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xx“的句式说话,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一说“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3、重温“心愿”。

过渡:森林真的是太重要了,让我们一起再来重温云雀的心愿,听听云雀母子而人的心声吧。

三、迁移延伸,表达“心愿”

1、森林的作用可多了,同学们课前一定收集了不少资料吧!(交流)

2、森林有这么多的作用,难怪小云雀会说(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天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生齐读)

3、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为绿化祖国,美化校园做些什么呢?(交流)

4、(出示)“森林需要人类的呵护,我们要珍惜她,抚育她健康成长。”同学们,想不想也设计这样的广告语呢?请各小组分工合作,设计环保方面的公益广告语,可以配上图画,比一比,哪组作品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小组合作设计)

5、展示作品,汇报广告语和设计意图。

小结: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来*,你就是一个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云雀的心愿课堂教案设计

2.云雀的心愿的教案设计

3.云雀的心愿教案

4.苏教版小学语文《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5.关于《云雀的心愿》的教学设计

6.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范文

7.苏教版四年级下《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8.关于苏教版语文第11册习作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