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8 20:53:39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颐和园》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一、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⑴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⑵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二、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⑴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⑵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⑶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句。

3、逐层学习(重点学习第二层):

⑴学习第一层:

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长廊的外部: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⑵学习第二层:

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读句子。

提问:

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能工巧匠的智慧。

⑶学习第三层:

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提问: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什么?

(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特点。)

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

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注意:

学生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不要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俗话说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

四、讲读,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让学生从书中去寻找*,组织好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读、多说,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4自然段。

〖课后小结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我重点设计了读景这个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运用了看、听、读、比划、说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听录音、看影碟、看图片等教学手段与朗读教学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再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

第2篇:《颐和园》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颐和园》。颐和园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个拥山抱水景*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2、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好游记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大家仔细看,认真听,想一想录象主要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

(播放录象)

2、交流:

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作者是怎么描写颐和园的景*的?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具体描写颐和园的?

(第2~5自然段)

4、自己读读这个部分,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

填空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走完长廊,就到了()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

作者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景点。

教师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

2、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廊内──廊两旁

3、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长廊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交流明确:

长廊又长又美。

⑴感觉到长廊的长,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⑵那么,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

⑶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

⑷在这么美的长廊游览,游人的心情怎样?

4、看长廊图片。

5、出示句子: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指读,思考:

这句话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画多而美,作者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

6、欣赏着精美的画面,感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游览长廊。让我们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

(齐读第二自然段)

7、小结:

长廊真美啊,1990年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绘画,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万寿山的这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万寿山的景*的?

交流板书:

山上、山下

2、那么作者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景*呢?

指读第三自然段,读后交流:

佛香阁、排云殿。

3、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描写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学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

指读,出示句子,自读谈体会。

4、谁再来带着感情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同学们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到万寿山的雄伟壮丽。

5、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登上了万寿山,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颜*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读后交流。

6、这段中还有哪些景物也写得很美?

⑴“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指导朗读句子。

⑵出示句子:

颐和园的景*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7、万寿山的景*特别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受、美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过渡: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2、指读,思考:

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重点写了十七孔

3、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

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

4、出示句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指读,从“姿态不一”体会到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

齐读句子。

六、总结全文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2~5自然段,领略了颐和园的秀美风光,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颐和园的特*?

第一句。

板书:

美丽的大公园

2、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知春亭、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

学生齐读。

出示最后一节: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板书:

说也说不尽

“说也说不尽”是什么意思?

3、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几处景物的美丽景*,使我们感受到了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的高度智慧。

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八、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第3篇:《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在*西北郊有一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占地约30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1、指名读课文,填空:

颐和园是一个()的古代皇家园林。

2、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

二、分析

1、请你当个小导游带我们去游览颐和园:

⑴默读课文:

你最喜欢颐和园那个景点?读完有什么感受?

⑵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能背下来就更好了。

⑶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读、说、演、画、贴)。

2、请几位小导游分别向我们介绍:

⑴长廊:

①“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700多米、273间,写出了长廊的长和长廊间数多的特点。

②“每一间的横楗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图多样,从中感悟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的智慧和技艺。

③观看录像,体会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的智慧和技艺。

④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万寿山:

①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颐和园的景*大半收在眼底。”

A、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非常高。

B、记住好词:

耸立、金碧辉煌的宫殿、闪闪发光。

C、有感情读一读。

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A、读后有什么感受?

B、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

C、再读一读。

③体会一种古*古香的美。

⑶昆明湖:

①昆明湖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水域很是宽阔。在这里可以欣赏垂柳、堤岸、小岛、十七孔桥……

②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又一次体现了劳动*的智慧和技艺。

③有条件的可以展示图片或者录像。

三、小结

1、学完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

自豪,高兴,陶醉,喜悦……

2、带着这种感受,把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3、指名有感情地读读(最好配有古筝伴奏)。

4、再次强调一下写作的顺序(尤其是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

四、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观察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段话。

第4篇:《颐和园》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颐和园》。颐和园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个拥山抱水景*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2、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好游记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大家仔细看,认真听,想一想录象主要介绍了颐和园哪些景点?

(播放录象)

2、交流:

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作者是怎么描写颐和园的景*的?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具体描写颐和园的?

(第2~5自然段)

4、自己读读这个部分,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

填空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走完长廊,就到了()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

作者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个景点。

教师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文哪个自然段写长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

2、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廊内──廊两旁

3、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长廊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

交流明确:

长廊又长又美。

⑴感觉到长廊的长,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⑵那么,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长廊的美?

⑶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而且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

⑷在这么美的长廊游览,游人的心情怎样?

4、看长廊图片。

5、出示句子: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指读,思考:

这句话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画多而美,作者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

6、欣赏着精美的画面,感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现在我们仿佛就在游览长廊。让我们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好吗?

(齐读第二自然段)

7、小结:

长廊真美啊,1990年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绘画,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学习写万寿山的这部分内容,请大家默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万寿山的景*的?

交流板书:

山上、山下

2、那么作者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景*呢?

指读第三自然段,读后交流:

佛香阁、排云殿。

3、谁来读读描写佛香阁和描写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学想想佛香阁和排云殿有什么特点?

指读,出示句子,自读谈体会。

4、谁再来带着感情读读这一自然段,让同学们通过你的朗读,体会到万寿山的雄伟壮丽。

5、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登上了万寿山,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大家边读边划出描写颜*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读后交流。

6、这段中还有哪些景物也写得很美?

⑴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指导朗读句子。

⑵出示句子:

颐和园的景*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7、万寿山的景*特别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受、美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过渡: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2、指读,思考:

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描写了哪个景点?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重点写了十七孔

3、那么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从文中的语句中体会出它的特点?

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

4、出示句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指读,从姿态不一体会到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

齐读句子。

六、总结全文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2~5自然段,领略了颐和园的秀美风光,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颐和园的特*?

第一句。

板书:

美丽的大公园

2、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知春亭、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

学生齐读。

出示最后一节: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板书:

说也说不尽

说也说不尽是什么意思?

3、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几处景物的美丽景*,使我们感受到了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的高度智慧。

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八、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第5篇:《颐和园》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想象作画,学写广告词,编写顺口溜等综合能力。

设计特*:

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搜集材料,想象作画。

学习重点:1、了解课文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

(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谈谈自己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师)快坐上小火车,向*出发??。ǚ趴渭?夯鸪悼?玻?/p>

二忆:

(课件打出颐和园的平面示意图)

(师)作者重点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生)在课文中把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观:

1、指导学生观看长廊的风光片。

2、指导学生谈观后感。

(过渡)师:景*美,作者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再次感受长廊的特点。

四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

2、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引导学生探究,加深感悟长廊的特点:

①此处可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廊的图片,来进一步理解长的特点,以及长廊内部和外部的特点来体会古代劳动*的智慧和技艺。

②通过与自己身边事物作比较,如700米长的马路来体会作者运用数字描写的好处。

五悟:

运用学习上一自然段学习方法去感悟一下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万寿山的图片资料,谈感受。

2、观看佛香阁与排云殿的风光片,谈感受。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4、讨论分析重点词语:如耸立、一排排、金碧辉煌、黄、绿、朱红滑过为什么不用划过。

重点句子:①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②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5、练习朗读,注意语调。

六说:

学习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扮成小导游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进行导游,向游客们介绍碧波浩渺的昆明湖,最后评出优秀导游员。

七品:

学生用欣赏、陶醉、赞美的情调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脑海里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八练:

1、放风光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谈感受。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及其他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

3、选择课文中喜欢的一处景点进行作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为颐和园写一句导游词,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提醒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

5、总结:以三字经的形式总结如:颐和园、景*美、长廊长、真神奇、排云殿、面积大、万寿山、高又高、昆明湖、景*秀

第6篇:《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想象作画,学写广告词,编写顺口溜等综合能力。

设计特*:

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搜集材料,想象作画。

学习重点:1、了解课文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

(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谈谈自己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师)快坐上小火车,向*出发??。ǚ趴渭?夯鸪悼?玻?/p>

二忆:

(课件打出颐和园的平面示意图)

(师)作者重点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生)在课文中把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观:

1、指导学生观看长廊的风光片。

2、指导学生谈观后感

(过渡)师:景*美,作者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再次感受长廊的特点。

四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

2、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引导学生探究,加深感悟长廊的特点:

①此处可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廊的图片,来进一步理解“长”的特点,以及长廊内部和外部的特点来体会古代劳动*的智慧和技艺。

②通过与自己身边事物作比较,如700米长的马路来体会作者运用数字描写的好处。

五悟:

运用学习上一自然段学习方法去感悟一下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万寿山的图片资料,谈感受。

2、观看佛香阁与排云殿的风光片,谈感受。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4、讨论分析重点词语:如“耸立、一排排、金碧辉煌、黄、绿、朱红……”“滑过”为什么不用“划过”。

重点句子:①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②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5、练习朗读,注意语调。

六说:

学习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扮成小导游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进行导游,向游客们介绍碧波浩渺的昆明湖,最后评出优秀导游员。

七品:

学生用欣赏、陶醉、赞美的情调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脑海里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八练:

1、放风光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谈感受。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及其他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

3、选择课文中喜欢的一处景点进行作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为颐和园写一句导游词,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提醒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

5、总结:以“三字经”的形式总结如:颐和园、景*美、长廊长、真神奇、排云殿、面积大、万寿山、高又高、昆明湖、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