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阅读*

发布时间:2024-03-13 22:41:11

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7分)

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鹧鸪》阅读*

(1)前人评价这首诗“赋鹧鸪,警绝”,因此,郑谷被誉为“郑鹧鸪”。请简要分析一下颈联在描写鹧鸪时的精妙之处。(3分)

(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情感。(4分)

试题*:

10.(1)参考*:颈联处用了侧面描写(1分),诗人通过游子闻声而落泪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1分)侧面写出鹧鸪声的哀怨(1分)。

评分标准: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如果手法答成“烘托”、“虚实相生”可酌情给分。

(2)参考*:诗歌前两联主要刻画了鹧鸪的外形、习*和所处环境,渲染了孤寂凄清的氛围,颈联写游子和佳人在听到鹧鸪声后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尾联写鹧鸪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或者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苦竹深处太阳西下,景*越发幽冷(3分),借景抒情,透露出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1分)。(能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2篇:鹧鸪天宋词的阅读*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2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

2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

参考*:

21.描写了诗人读书、饮酒、竹林漫步、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喜欢过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生活场面”和“生活态度”各2分)

22.这两句诗表面是说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一回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深意”和“作用”各2分)

第3篇:课文鹧鸪天阅读*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酵蘸(túmí):一种观赏植物。②婉娩:天气温和。

(1)词的上阕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景?景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下阕“残花残酒片时清”,有的版本是“残花浅酒片时清”。你觉得“浅酒”与”残酒”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

14.(1)运用*彩相衬、动静结合、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2分,每答出一种手法得1分)“嫩绿”与“红英”相衬,静态的嫩叶、小红英与动态的蜂儿、燕子结合,并拟人手法写蜂儿、燕子。(1分)寄寓了伤春之情,客居飘零之感。(1分)

(2)面对“残花”,借酒浇愁,时间已经很久,故曰“残酒”。醉中或可忘记作客他乡,但醉意过后,忧愁还是无法排遣。(2分)“浅酒”是说酒喝的并不多,喝酒的时间也不长。词人在羁旅中面对残花,聊斟薄酒,以获得片时清赏。浅醉中,管它日落月出,时光流转!(2分)

第4篇:《鹧鸪天》阅读题*

鹧鸪天

刘著①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②,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②“翰林”

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诗人自叹仕金太迟。

c.“倒流”句运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

15.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6分)

*:

14.(5分)

b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b项,“诗人自叹仕金太迟”不正确。诗人这是自叹滞留北国时间太长。c项,“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不正确。此句意为只有借助忘乎所以的畅饮才能忘记满腔愁怨,含有借酒浇愁之意。)

15.(6分)

此二句描写出一幅美丽迷人的夜空画面:繁星点点,明月团圆。(2分)词人触景生情,看到星月而生思家归园之情;(2分)同时,以乐景衬哀情,如此美好的月夜更能衬托出人事的缺憾,寄寓无尽的离愁。(2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5篇:《鹧鸪天代人赋》阅读*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

8.(5分)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9.(6分)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第6篇:鹧 鸪 天阅读赏析及*

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注释】①取次:随意。

(1)上阕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杜鹃?请结合作品简析(4分)

(2)从全词来看,作者听杜鹃啼叫,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参考*

10.(5分)【*】(1)人事音书漫寂寥(2)倩何人唤取/?h英雄泪(3)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赏析

这首词通过咏杜鹃而思归怀人,构思巧妙。

上片写羁旅行人梦中得到杜鹃殷勤劝慰:山*青翠、春深花繁之时,流莺漫不经心地随意飞鸣,唯有杜鹃善解人意,于百花深处向行人殷勤劝慰。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青翠的山*,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真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殷勤白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像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起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鸟。行人走在春*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作客,所以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家之念,作客之愁。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3]

下片写杜鹃对行人梦醒之后的声声规劝:羁旅之人一梦惊醒,已是阳光明媚,杜鹃仍在喋喋不休,声声只道不如归,本是好心规劝,谁知却帮了倒忙,反而使得羁旅之人益发孤寂、更多春愁,惹得他久久蓄积在心的思归怀人之情倾泻而出,再也控制不住,因而斥责杜鹃,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在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听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没有什么办法。结句以反诘句收束全词,突出行客思归怀人之深切,点明本词题旨,同时又回答了杜鹃不如归去的声声规劝,句法巧妙,抒情委婉沉郁。这是在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行,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这片词,话说得比较直致,但内容还有曲折。[3]

同样听到一种鹃声,不同的诗人、词家,可以从各自的处境、各样的角度写出不同的感受。杜荀鹤的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是愤慨文章无用之言;韦应物的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为何情,是同情丈夫死在外地的寡妇之言;朱敦儒的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是痛心国土沦陷,南北亲人不能团聚之言;范仲淹的春光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是豁达之言;杨万里的自出锦江归未得,至今犹劝别人归,是诙谐之言。晏几道这首词,则是对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的生活的叹息之言,写得真切,有一定的感染力;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尤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