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的嘴巴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13 09:53: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讲述嘴巴的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画出嘴巴的基本特征与不同造型,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会变的嘴巴教案

2、启发幼儿通过置换、方位转换等方式在嘴巴原型上进行创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及美术表现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协商、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的嘴巴照片、有代表*的幼儿作品);8张白纸、16只勾线笔;背景音乐;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巴。嘴巴有什么用?(说话、吃东西)

(二)观察嘴巴。

1、师:嘴巴确实是人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嘴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观察一下旁边的小朋友,然后来告诉大家。(幼儿相互观察后回答嘴巴的基本特征,如2片嘴唇、唇线形状等。)

指导语:

(1)看看嘴巴有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后请出朋友指给大家看,下同)

(2)上唇线和下唇线的线条一样吗?上唇线看起来是什么线条?下唇线呢?

(3)嘴唇上有什么线条?是短的线还是长的线?

(4)显示多媒体,师小结:嘴巴有上下2片嘴唇,上嘴唇象一条波浪线,中间凹进去形成一个三角。下嘴唇由一条长的弧线组成。嘴巴轻轻地闭合,当中可以再画一条线将上下两片嘴唇分开。

2、师:嘴巴可神奇了。我们的心情不一样,嘴巴的形状也会不一样。(播放第一张嘴角向上翘的微笑嘴巴)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嘴巴里露出了什么?

3、继续播放照片,依次有撅起的(生气)嘴巴、歪嘴巴、吐舌头的嘴巴、*舌头的嘴巴、舌头歪一边的嘴巴、挂下来的(哭)嘴巴、成圆形的嘴巴、张开的(哈哈大笑或打哈欠)大嘴巴等,请幼儿一起学一学,然后说一说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猜猜他在干什么或心情怎么样?个别嘴型是怎么样的?

师:原来人的表情不一样,嘴巴也会有不一样的造型。

(三)写生画嘴巴。

1、师:嘴巴真的很神奇,可以变出不同的造型。我们也来变一变。(幼儿变造型)我觉得你们的嘴巴也很有趣,很想把你们的嘴巴画下来。教师请出其中一人当嘴巴模特。他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用线描的方法将它画下来,边画边讲述观察的方法。

3、师:请你们也来画一画小朋友的嘴巴,好吗?前后2人成为一组,一人当嘴巴模特,一人当小画家,画下模特的嘴巴,好吗?(请模特到前面来摆好嘴巴造型,坚持住。)

4、幼儿分工作画。(背景音乐起)

5、作品展出。师:先谢谢模特。请小画家将8幅作品贴到黑板上。师选取其中2—3张作品问一下:你画的是谁的嘴巴?请模特上来对比一下,适当提出不足。

(四)想象画嘴巴。

1、师拿出其中一张画:你们觉得它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讲述)然后师将画翻转方向想象。

2、师取出不一样的一幅画,用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想象讲述可以变什么。

3、师:这里有几张大一班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把嘴巴变成了什么。(欣赏作品,学习不同的画法)

4、师:接下来我们就将嘴巴变变变,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好吗?同样是2个人合作,这回是两个人一起画,不过画之前两人要想好可以变什么,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它画下来。看看哪一组想法特别奇妙,合作得最好,还要画得快。

6、幼儿将画取回想象添画。(背景音乐起)

7、作品在投影仪上展出。请个别幼儿讲述作品内容。

8、总结:这么小的一张嘴巴都可以变成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细小的事物都可以拿来画一画、变一变,对吗?

第2篇:《好嘴杨巴》的教案

【创意说明】

1.标题中“好嘴”的“好”字,是的文眼,文中叙述、描写皆为“好”字而设,故教学活动围绕“好”字展开。

2.本文内容浅显,学生阅读往往自感一望而知,故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好”字深层意义的挖掘上。

3.由慢条斯理,发展到骤然紧张,最后是轻松诙谐——本文情节跌宕起伏,再加上“津”味十足的语言,学生非常喜欢,所以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好材料。

4.根据教学实际,可以和《泥人张》并行处理,也可单篇突破。因是略读课文,所以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5.也可把本文作为语言材料,用编演课本剧、说书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好”:

(板书:好嘴)凭你的理解,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最好能举个例子。(教师鼓励学生谈出不同的理解,比如滔滔不绝的、左右逢源的、咄咄逼人的、拍马逢迎的、妙语连珠的、一语中的的……)但是,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板书:杨巴)

(说明:“一句话”与“好嘴”——课始教师就有意制造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利用张力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讲述“好”:

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杨巴、杨七、李鸿章。请选择一个人物的角度,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尽量保持原有的语言风格,用第一人称创造*地复述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分头准备;

2.组内互讲,取长补短;

3.班内复述,鼓励模仿用天津话讲述;

4.师生共同点评。

(说明:这种转换人称的创造*复述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转化”中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对人物心理的把握。)

三、重点研读——探究“好”:

说杨巴是“好嘴”,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一句话。研究这个“好”字,既可以从说话的难度看,从这句话本身看,也可以从说话的效果看,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看。请选择一个角度,分组深入探究: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

全班讨论:

1.从说话的难度看。一是李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乱飞”“泼了一地”,众官员都“吓懵了”,情势紧急,千钧一发,这需要“敢说”。二是左右为难:说是芝麻,这等于“骂中堂大人”;不说是芝麻,“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自己要吃大亏,甚至会掉脑袋。这需要“巧说”。三是时间紧迫:必须赶在中堂说话之前说,需要“快说”。

2.从这句话本身看。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说“猜到”,这儿却说“不知道”;二是“不爱吃”,前文明明说中堂大人“不知道”,这儿却说“不爱吃”。这样说,有两大妙处:一是明确告诉李中堂这是“压碎的芝麻粒”,不是脏东西;二是给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没说是芝麻,也没说不是芝麻,一个“不知道”“不爱吃”,使紧张的情势顿时化解。

3.从说话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转危为安,而且使李中堂对杨巴“心生欢喜”“赏银百两”,从而使杨巴“威名大振”。

4.从他人的角度看。故事开端,并不写杨巴,而是从夸赞杨七的高超技艺开始;在第五段用“但是”一转,就让人明白了写杨七是为了衬托杨巴。杨巴说话之前,众官员“吓懵了”,“一个比一个糊涂”,而杨巴“立时猜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就来了”;杨巴说话之后,李中堂觉得他“机敏过人”,“心生欢喜”,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而杨巴“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教师小结:危难之间显身手。话不在多,而在敏捷、巧妙、适时。作者有意把杨巴放在千钧一发的风头浪尖上去表现,的确收到了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效果。

(说明:这是的重点,力求使学生认识到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地看问题。)

四、深入理解——评价“好”:

作者在文中说:“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

(说明: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物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在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压力,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但杨巴的回答又是多么无奈:明明是李中堂的错,却要抢着加在自己身上;明明自己无错,却要抢着求恕罪。这种机灵是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之后的人格扭曲,是面对生存困境时的顺时应变,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做代价的。

五、拓展延伸——想象“好”:

想象一段故事:杨七和杨巴的相识。模仿的“津味”语言风格讲述,突出人物各自的本领,符合人物各自的*格。

(说明:这种补白式的阅读,是一次集人物理解、情节把握、语言运用的综合训练。可以先处理练习二中3、4两道小题,让学生体会一下“津味”的语言风格。)

第3篇:大班美术教案会变的嘴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讲述嘴巴的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画出嘴巴的基本特征与不同造型,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2、启发幼儿通过置换、方位转换等方式在嘴巴原型上进行创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及美术表现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协商、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的嘴巴照片、有代表*的幼儿作品);8张白纸、16只勾线笔;背景音乐;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巴。嘴巴有什么用?(说话、吃东西)

(二)观察嘴巴。

1、师:嘴巴确实是人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嘴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观察一下旁边的小朋友,然后来告诉大家。(幼儿相互观察后回答嘴巴的基本特征,如2片嘴唇、唇线形状等。)

指导语:

(1)看看嘴巴有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后请出朋友指给大家看,下同)

(2)上唇线和下唇线的线条一样吗?上唇线看起来是什么线条?下唇线呢?

(3)嘴唇上有什么线条?是短的线还是长的线?

(4)显示多媒体,师小结:嘴巴有上下2片嘴唇,上嘴唇象一条波浪线,中间凹进去形成一个三角。下嘴唇由一条长的弧线组成。嘴巴轻轻地闭合,当中可以再画一条线将上下两片嘴唇分开。

2、师:嘴巴可神奇了。我们的心情不一样,嘴巴的形状也会不一样。(播放第一张嘴角向上翘的微笑嘴巴)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嘴巴里露出了什么?

3、继续播放照片,依次有撅起的(生气)嘴巴、歪嘴巴、吐舌头的嘴巴、*舌头的嘴巴、舌头歪一边的嘴巴、挂下来的(哭)嘴巴、成圆形的嘴巴、张开的(哈哈大笑或打哈欠)大嘴巴等,请幼儿一起学一学,然后说一说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猜猜他在干什么或心情怎么样?个别嘴型是怎么样的?

师:原来人的表情不一样,嘴巴也会有不一样的造型。

(三)写生画嘴巴。

1、师:嘴巴真的很神奇,可以变出不同的造型。我们也来变一变。(幼儿变造型)我觉得你们的嘴巴也很有趣,很想把你们的嘴巴画下来。教师请出其中一人当嘴巴模特。他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用线描的方法将它画下来,边画边讲述观察的方法。

3、师:请你们也来画一画小朋友的嘴巴,好吗?前后2人成为一组,一人当嘴巴模特,一人当小画家,画下模特的嘴巴,好吗?(请模特到前面来摆好嘴巴造型,坚持住。)

4、幼儿分工作画。(背景音乐起)

5、作品展出。师:先谢谢模特。请小画家将8幅作品贴到黑板上。师选取其中2—3张作品问一下:你画的是谁的嘴巴?请模特上来对比一下,适当提出不足。

(四)想象画嘴巴。

1、师拿出其中一张画:你们觉得它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讲述)然后师将画翻转方向想象。

2、师取出不一样的一幅画,用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想象讲述可以变什么。

3、师:这里有几张大一班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把嘴巴变成了什么。(欣赏作品,学习不同的画法)

4、师:接下来我们就将嘴巴变变变,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好吗?同样是2个人合作,这回是两个人一起画,不过画之前两人要想好可以变什么,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它画下来。看看哪一组想法特别奇妙,合作得最好,还要画得快。

6、幼儿将画取回想象添画。(背景音乐起)

7、作品在投影仪上展出。请个别幼儿讲述作品内容。

8、总结:这么小的一张嘴巴都可以变成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细小的事物都可以拿来画一画、变一变,对吗?

第4篇:大班美术《会变的嘴巴》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讲述嘴巴的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画出嘴巴的基本特征与不同造型,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2、启发幼儿通过置换、方位转换等方式在嘴巴原型上进行创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及美术表现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协商、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的嘴巴照片、有代表*的幼儿作品);8张白纸、16只勾线笔;背景音乐;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巴。嘴巴有什么用?(说话、吃东西)

(二)观察嘴巴。

1、师:嘴巴确实是人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嘴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观察一下旁边的小朋友,然后来告诉大家。(幼儿相互观察后回答嘴巴的基本特征,如2片嘴唇、唇线形状等。)

指导语:

(1)看看嘴巴有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后请出朋友指给大家看,下同)

(2)上唇线和下唇线的线条一样吗?上唇线看起来是什么线条?下唇线呢?

(3)嘴唇上有什么线条?是短的线还是长的线?

(4)显示多媒体,师小结:嘴巴有上下2片嘴唇,上嘴唇象一条波浪线,中间凹进去形成一个三角。下嘴唇由一条长的弧线组成。嘴巴轻轻地闭合,当中可以再画一条线将上下两片嘴唇分开。

2、师:嘴巴可神奇了。我们的心情不一样,嘴巴的形状也会不一样。(播放第一张嘴角向上翘的微笑嘴巴)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嘴巴里露出了什么?

3、继续播放照片,依次有撅起的(生气)嘴巴、歪嘴巴、吐舌头的嘴巴、*舌头的嘴巴、舌头歪一边的嘴巴、挂下来的(哭)嘴巴、成圆形的嘴巴、张开的(哈哈大笑或打哈欠)大嘴巴等,请幼儿一起学一学,然后说一说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猜猜他在干什么或心情怎么样?个别嘴型是怎么样的?

师:原来人的表情不一样,嘴巴也会有不一样的造型。

(三)写生画嘴巴。

1、师:嘴巴真的很神奇,可以变出不同的造型。我们也来变一变。(幼儿变造型)我觉得你们的嘴巴也很有趣,很想把你们的嘴巴画下来。教师请出其中一人当嘴巴模特。他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用线描的方法将它画下来,边画边讲述观察的方法。

3、师:请你们也来画一画小朋友的嘴巴,好吗?前后2人成为一组,一人当嘴巴模特,一人当小画家,画下模特的嘴巴,好吗?(请模特到前面来摆好嘴巴造型,坚持住。)

4、幼儿分工作画。(背景音乐起)

5、作品展出。师:先谢谢模特。请小画家将8幅作品贴到黑板上。师选取其中2—3张作品问一下:你画的是谁的嘴巴?请模特上来对比一下,适当提出不足。

(四)想象画嘴巴。

1、师拿出其中一张画:你们觉得它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讲述)然后师将画翻转方向想象。

2、师取出不一样的一幅画,用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想象讲述可以变什么。

3、师:这里有几张大一班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把嘴巴变成了什么。(欣赏作品,学习不同的画法)

4、师:接下来我们就将嘴巴变变变,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好吗?同样是2个人合作,这回是两个人一起画,不过画之前两人要想好可以变什么,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它画下来。看看哪一组想法特别奇妙,合作得最好,还要画得快。

6、幼儿将画取回想象添画。(背景音乐起)

7、作品在投影仪上展出。请个别幼儿讲述作品内容。

8、总结:这么小的一张嘴巴都可以变成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细小的事物都可以拿来画一画、变一变,对吗?

第5篇:大嘴巴手偶教案

目的:锻炼幼儿手臂及手掌肌肉活动的灵活*,体验表演游戏的乐趣,提升心智水平。

材料:用废包装纸盒做的手偶。

手偶做法:

1、从空盒的一个最大面拦腰抛开三面。

2、将未切断面向外对折,大拇指放在下段盒中,其余四个手指放入上段盒中,手一张一合试试看。

3、剪一张与盒面一样大的白纸贴在纸盒开合的一面,再剪一小条*纸贴在“嘴巴”里当舌头,形成一个大嘴巴。

4、绘制一张动物的脸,以阔部为中心线截成两半,口部以上部分贴在上半只盒子上,下巴部分贴在下半只盒子上,一只大嘴巴动物手偶就做成了。

5、如能加上牙齿,胡须或帽子,就更形象,更好玩了。

玩法:

1、做好手偶,让幼儿把一只手伸进盒子里,装扮成“大嘴巴某某”,一边说话,一边张合手指。

2、多做两个手偶,让幼儿用两只手*作“大嘴巴”进行对话。

3、多做几个大嘴巴,全家人可以演出一场精彩的纸偶戏了。

第6篇:大班《大嘴巴》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索并发现夹子玩偶制作的奥秘,尝试用夹子自制玩偶。

2、能抓住动物特征绘画侧面头像,在夹子开口处正确黏贴嘴部。

3、体会自制玩偶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青蛙、巨嘴鸟、老虎、鳄鱼,演示文稿一份。

2、材料准备:人手一份夹子、绘画纸、记号笔、油画棒、剪*、双面胶、毛梗等辅助材料。

3、经验准备:阅读过绘本《大嘴巴青蛙》。

活动过程:

(一)回顾绘本故事

1、都听过《大嘴巴青蛙》的故事吧!故事有哪些动物呀?

2、今天敏敏老师把故事里的动物都带来了,你还记得大嘴巴青蛙喜欢吃什么吗?打开看看!

3、故事里的其它动物爱吃什么呢?请它张开嘴巴看看!

4、敏敏老师还会用玩偶来表演这个故事呢,想看看嘛?(教师表演故事片段)

(二)探索制作奥秘

1、你觉得这些玩偶怎么样?有趣在哪里?为什么这些大嘴巴都能张开藏食物呢?

2、教师小结:动物头像的后面都有一个夹子,夹子一张一合就像大嘴巴一样,该怎么做呢?

3、现在请你仔细研究一下,看谁能发现它的制作方法!如果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请大家来帮帮忙。

4、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出重点和难点:头像大小、侧面特征、嘴部剪贴、食物安装。

(三)尝试分工制作

1、你们都会做了吗?每组5个小朋友一起分工制作故事里的玩偶,做好了自己搭建小舞台表演故事,开始行动吧!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有困难的孩子及时的帮助。

(四)融入场景展示

1、合作尝试边*作夹子玩偶,边表演绘本故事。请一组幼儿来介绍玩偶,并且演一演。

2、小朋友你们用夹子玩偶表演有趣吧,那我们把它带到教室里再一起表演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教室里用夹子玩偶表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