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青春形象大使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03-12 19:33:48

《我要做青春形象大使》是《男生女生,悦纳*别,快乐成长》的第二节课,旨在通过视频欣赏、讨论分享认识男生、女生不良的青春形象特点和受欢迎的青春形象特点。通过选拔本班男生、女生青春形象大使,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良青春形象特点,更好地扮演自己的*别角*。这节课是我参加市中学组第三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竞赛,一路走来,感触良多。

一、教学主题选题,紧贴学生实际。

我要做青春形象大使教学反思

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因为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别认知和*别角*行为都已经出现了偏差。表现为男孩子呈现出柔弱、胆小、缺少阳刚之气的*格特征,甚至表现为不愿搬动桌椅,不敢走黑路等。黑框眼镜、鸭舌帽、牛仔裤,成为了不少女生的标准装扮,许多女生则不喜欢穿裙子,剪个男生头,还常常称自己是“哥”。根据这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别知识和观念,让其扮演好*别角*。因此选择了这个主题。

二、主题题目新颖,吸引人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大使这个名词,总是给人很震撼的感觉,很多形象大使都是名人充当的。当学生看到了题目“我要做青春形象大使”,心中会有一个悬念,形象大使我可以吗?什么是青春形象大使呢?学生们又盼望又好奇。正是这种盼望和好奇,让学生更专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内容紧扣主题开展,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充分以生为主体。

这节课的每个环节,都紧扣围绕主题开展。从“抓青春”的热身游戏,到学生为演员的视频展示学生身边不良的青春形象特点,到脑力风暴“我不喜欢的男生、女生特点”,到搜索游戏,小组合作寻找受欢迎的青春形象特点,乃至选拔本班的男生、女生青春形象大使,每一个环节都围绕“我要做青春形象大使”来开展。这些教学素材全都来源于学生,学生也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地显示了“以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论。

四、精心打磨,一节好课是要经过打磨出来的,打磨背后彰显团结的团队。

因为这节课同时也是为了备战市中学组第三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我深知道,一节好课,是要经过打磨的。因此,确定主题之后,我反复试教,我邀请了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副校长陆朝宁校长、教导处尉书娟主任、德育处吴杏珊主任指导我的课。东升镇文体教育局三次派出心理教研中心全体成员听课并给予意见,此外也拿这节课跟全镇的兼职心理老师上了示范课,所有听课的人员都给了意见。我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对这节课的思考与构思,反复打磨。从第一次心理教研组给的建议,调整上课思路,上课的设计大幅度做了调整。感谢指导我课的所有老师,让我得到了不少的成长。虽然一路走来,整个准备的过程很艰辛,但是我也是幸福的,有这么多的人在支持着我,给我力量,这是莫大的鼓励。要知道,每一次的磨课,其他人都得调课,在炎炎夏日之下,坐公交车从其他学校聚到我们学校,我非常感动,这一切都彰显了我们东升镇心理团队的团结。

五、终出佳绩,成绩激励我继续前行。

这节课,从主题确定,到片区赛、总决赛,我在本校上关于这节课的内容不少于14次,足以看到这一路来的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本次的比赛中,我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即使我没有拿到一等奖,但我已经尽力了,也问心无愧了,毕竟一等奖的就只有这么五人。此次的比赛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要真正上好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发现、思考和解决,同时我个人的能力也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如上课的细节还没有很好地注意到,上课的语言不够精炼,上课掌控能力需要提升,以后我在这些方面努力改善提升自己。

第2篇:象形字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观赏*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象形字教学反思,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优化处理教材,让学生学得有效。

教材是一个优秀的例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优化处理教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当我第一次试教后,教研室的童老师前来指导,她细心地指出了教材中存在几个小问题:文中出现的“泉”、课后练习中出现的“牢”都不是象形字是会意字,而简化汉字“车”也是由草书演变而来,真正是象形字的是它的繁体字形式。是回避还是直面?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我决定选择后者,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正,在课堂上将如上的要点告诉了学生。另外,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古汉语的了解甚少,仅限于教材中的内容是不够的,课中,我引入了课外象形文字“本”“末”的认识来丰富、扩充教材。课尾“甲骨文”和“纳西象形文字”的介绍,又很好地把拓展内容有机融入教材中,使教材更为充实。

2、开放*识字,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因此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新课伊始,我板演简笔画,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个象形字“象”的学习,我又介入了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当投影上依次出现一头栩栩如生的大象、一个象形的古汉字、一个现代的简化字“象”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投影,他们被鲜艳的*彩、新奇的动画演变吸引住了,我不失时机的将三者共同点进行比对、讲解,让孩子们在掌握“象”字笔顺的同时,直观地了解到象形字“模仿形状把字造”的特点。

如果说第一个象形字,是我教给了孩子们识字的方法,那此后本课中出现的其它象形字的学习,都是学生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合作、自主学习完成的,课近尾声时,孩子们学习象形字的能力大大提高。在学习文中两个不是象形字的生字“波”“苗”的时候,孩子们调动了主观能动*,让他们交流了个*化的识字方法: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我在一一肯定之余,不忘让学生回忆三点水旁还教过什么字?为什么苗是草字头?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知识,进行知识的归类,帮助学生高效的记忆。

3、多形式阅读,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处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这节课我在阅读指导上进行了尝试:①图文结合,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课件画面,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看了“象”字的动画演变后,我就引导孩子们夸夸象形字(带着夸奖、喜欢的语气感情朗读第一小节),孩子们有了直观生动的画面的激发,读得声情并茂。②读思结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例如:在总结*的朗读全文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边读边思考,每一句的结尾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通过朗读的体验,得出结论:后面每个字的韵母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③读说结合。“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

在读、背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孩子们仿造课文创编象形字儿歌,这样既巩固了课文内容的学习,又拓展了孩子们对象形字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④读演结合。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在教学3、4、5、6节时,我用配上动作表演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拉近学生与象形字的距离,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让学生走入文本深处,切实感受象形字的奇妙。

这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赏*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经过欣赏、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重要特征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义,并通过学生的描述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这节课与一年级语文教材相呼应,让学生对我国汉字象形造字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教学中我注重学习的灵活*和趣味*,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竞赛中体验成就感。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动力之一,我以激发兴趣提问导入新课,使本课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学生,结合象形文字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与象形字所对应的汉字,使学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了解*是世界上文字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运用媒体,解决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较好的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如:我们祖先如何按照实物形状来创造象形文字的。这些教学内容,若用单纯的语言来表述,会显得很枯燥、乏味。我采用了依次出示文字演变图片的形象化手段,让学生通过图像的演变过程,了解文字的演化轨迹,直接感悟到*汉字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三、注重启发,引导想象。

本课是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来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总结,这些象形文字是抓住了对象的主要特征来设计的。用做游戏的方式教学,很好的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把原本难懂的知识简单化,通过猜一猜、说一说,进一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重视对学生个*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自由创作,多维评价。

前几个环节,学生已经欣赏到了大量的有趣的汉字,并且掌握了创作方法,早就迫不及待了,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古人,让学生将汉字的笔画结构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设计创作“图画文字”。让学生体验图画文字带来的乐趣,同时尊重了学生自主*与个*化的发展,从而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学自始至终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兴趣高昂,从猜字、欣赏、总结,到发言、造字、评价,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国古代象形文字产生兴趣,激发了学生爱国情感。同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

第3篇:《大青虫》教学反思

这次我的艺术组的跟进式研讨活动,得到组内的老师热心的帮助,前一周五的教研组活动上组内老师就将我设计的教案展开讨论,听取了我的说课,老师们对这堂课的活动环节和材料准备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原先设计的是用4种材料:棉球印画、手指印画、用彩泥捏出大青虫、用瓶盖画圆片剪下拼贴等,路过、小小心愿、木歌林语提出瓶盖印圆再剪下拼贴时间过长,最好选择其它的材料。最后讨论用三种材料:手指印画、棉球印画和手工纸中的大青虫。结束环节艇艇远航提出了配上音乐(毛毛虫音乐)让孩子们根据音乐学一学大青虫扭动身体的动作,那些花儿建议活动过程要设计情境,让孩子们学得跟有趣。接下来几天我又对教案进行修改,还得到了家长游于斯的热心帮忙,看了我的教案后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孩子们对大青虫不同形态的掌握可能有困难,可以用磁铁或实物投影摆出大青虫的造型,丰富学生对大青虫动态的把握与了解。

在试教时没有给孩子们观察大青虫不同动态的图片,所以孩子们印画出的大青虫形态单一,基本上都是身体直直的。七尾鱼提出了画范例,上面画上大青虫的几种动态,不需要画出大青虫的头部,就用简单的几个圆组合体现大青虫的几种动态。还有一个就是材料的选择上选用的手工制作大青虫这一方式时间还是很长。所以婉心明月、鱼儿提出手工制作效果很好,但是时间长,可以事先将大青虫一个个圆片剪下,在活动中就提供剪下的图形,只要进行拼贴。拼贴的背景纸选用黄*卡纸,也符合冬天的特点,黄*的草地,更突出大青虫。

周四第三节课是我的美术活动展示,效果较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中午的说课评课中,组内老师和西瓜豆豆给我的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也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出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一、成功的地方:

1、在本次美术活动中,孩子的探索欲望很强,*作积极*很高,每种方法他们都很想试试,活动中,情绪非常好,脸上始终都洋溢着快乐的微笑。从孩子的表情和话语中我知道:他们已经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根据幼儿讲述的大青虫的动作用磁铁在黑板上摆出大青虫的动态这个方法比较好,让孩子们有直观的方式掌握大青虫的各种动态。

二、不足的方面:

1、*作时使用的圆片是用的手工材料大青虫,*彩比较好看,效果可能会较好。但是第一次试教时是让孩子们自己剪下再贴,时间很长,所以这次我就把手工材料上的圆片剪下让孩子们只要贴出大青虫的动态,选择圆片粘贴的孩子*作方法不明确,头和触角粘贴在哪个位置不知道,还有身体圆片怎么连不清楚。所以这个效果不好。我想还是自己用绿*纸剪出圆片再让孩子们进行拼贴并用油画棒添画上眼睛触角要简单一些,效果也会出得来。

2、第二环节试教的时候我先是自己讲解,示范的是棉球印画,示范完了提示幼儿说还可以请小手食指来帮忙,请了一个孩子上来示范手指印画,再让孩子们讨论画得怎样,哪里不好,引导他们说出一节一节的身体要连起来。试教完重新修改教案的时候是想着先让孩子讨论用手指怎么帮忙,并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手指印画,引导孩子们通过看、说逐步掌握圆形连接的方法,再由教师讲评一下,哪里不够好的教师再亲自示范一次再强调一下印象会更深一些。但是今天上课时也并没有这么做,就直接自己开始讲解示范,所以虽然我今天*作前有提醒过孩子们身体一节一节要紧紧地连在一起,但是效果比不上叫个孩子上来示范要好。所以出现了有的幼儿没有把两个圆点结合在一起,画得比较凌乱,虽然在*作指导中也有个别提醒过,不过还有的没有改过来。

第4篇:《拟人的形象》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通过播放影象,观赏图片,学生的课前介绍,激发学生对童话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步骤把握得比较好,首先是用动画导入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录像中的鱼的形象与我们平时见到的鱼有什么不同,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他们的头部象人的脸,比如画没有表情,他们有表情,画没有眉毛,他们添加了眉毛,来表现画的心情……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拟人的形象》,从卡通录像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运用夸张的五官,结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对一些物体如: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水果、植物及一些动物的头像进行拟人化。另外,根据学生设计的拟人形象,展开联想,挖掘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将画面画完整。让学生沉浸在自己所创作的卡通形象的故事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和别人不同的卡通形象,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5篇:唱歌要用形象的语言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一年级音乐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欣赏,创编,器乐,歌唱教学等等几乎每堂课都有涉及。也听了很多其他老师的课,但细细想一想,包括自己在内,课堂上是热闹了,但几乎都没有对学生的歌唱教学的环节做出很好的处理。

为了学生的体验和创造力培养的需要,这一切都很重要。但作为有歌唱内容的音乐课,没有听到学生动听的声音,确是一种遗憾。直到我去秀城实验听了一堂《蜗牛与黄鹂鸟》。

这堂课主要是歌唱教学,《蜗牛与黄鹂鸟》应该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曲子,怎样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学确实要花一番功夫。上课教师就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做文章,让学生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不同语气,不同学生对这些动物的语气也都有着他们不同的见解,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和他们的不同的身体语言,不仅使歌曲的艺术形象非常丰满,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能。

从中不难看出,歌唱教学是要淡化技能,不能不要技能,我们要寻求“化技能于无痕”的歌唱教学方法,让歌唱教学这一块内容丰满起来。

第6篇:《我想要我能要》教学反思

本课是第六册品德与社会中的第二单元。本课是本册第二单元“消费与生活”的最后二课,是在进行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教育、家庭亲情教育、家庭历史教育等之后设置的以合理消费为主题的教育话题,以家庭为背景和依托,围绕消费问题展开。

儿童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靠的是父母的收入,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理应有一个合理的大度。所以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针对现代儿童在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盲目比,不切实际的追求高档,重复消费,消费取向*化等设定。另外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单纯地提倡节约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国家政策也不鼓励过度的节支,而是鼓励合理消费,以拉动经济的发展,守财奴式的生活方式不是现代社会适当的生活方式。

我设定本课认识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要珍惜每一分钱,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行为目标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懂得“不是想要的东西都能要,只有想要的东西是合理的,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而且是家庭条件许可的,才是我能要的。”

在教学中,设置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情景,往往能让学生获得生活的体验,所以一开头我就有目的创设逛商场的情景,面对这一场景,学生的消费欲望一下子提高,接着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理由。学生一下子就说了许多想要的东西以及理由,学生一下子就说了许多想要的东西,对着各种理由我不予置评,而是从生活中选取三个典型案例。让学生自己来演一演。角*扮演实际上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活动,让学生也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理解父母,更让在下面做观众的同学也来发表见解,进一步明确想要的东西要根据家庭情况,不重复消费,合理的要求可以提出来。接着让学生回头来看看自己以前所想的礼物是不是都能要,看到许多孩子在改,这正是我想看到的,从认知到行为都有改变,孩子认识到不能浪费,不增加家庭的负担,并对自己一开始的想法进行反思。同时我也更希望学生把合理消费的思想带入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