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8 14:47:39

一、复习

1、课文讲了:

课文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给予快乐。

2、这个故事是因何而起的?

由汽车引出这个故事,文中记述了保罗两次都把小男孩想错了。谁能用“当……是,保罗……”的句式说说。

第一次:()。

第二次:()。

二、学习课文(第一次)

过渡:办公室前,保罗告诉小男孩,这车是“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得瞪大了眼睛:

1、演示第三节:

⑴小男孩的意思是……?

⑵你惊讶吗?指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⑶师生对读,指导齐读。

2、但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让保罗也十分惊讶:

演示第5节:

⑴齐读:

谁能把这一段话读好,把自己内心的震撼、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⑵保罗惊讶的是什么?演示(第4节),小结。

⑶保罗被感动(敬佩)了,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吃惊、不由自主。)

3、于是他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引读:“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小男孩愿意吗?齐读第7节。

三、学习课文(第二次)

过渡:

1、步置自学课文,小男孩的表现“──”;保罗的想法“~~~”;想想保罗又错在哪里?

2、检查:保罗又错了,他错在哪里?

3、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能念这一段话?

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老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还孩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四、学习课文(第12~13节)

过渡:保罗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演示: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

2、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说说。)

3、演示第13节:

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懂得“给予”别人的东西是多方面的,物质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只要你能够给别人一点帮助、安慰,别人都会感激你,你也会快乐。

五、总结深化

1、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名言互勉:

高尔基:“给永远比拿愉快。”

巴金:“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课文《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案

2.《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4.课文《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课文《小露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6.课文《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7.课文《石头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8.小学课文《观潮》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

第2篇:《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

【教学重点、难点】

从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新轿车,到保罗给予小男孩希望,再到小男孩给予他的残疾弟弟以关爱,从而理解他们之间在实现一种爱的传递,让学生在这种爱的传递中体验到给予是快乐的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给予是快乐的》。上节课通过读书,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谁愿意读一读课题。同学们读课题发出的不同声音,让我听出了你们对课文的不同理解。

(多找几个同学读,读课题是对课文感受的开始,读出题意非常重要。)

二、整体感知

1、是啊,给予是快乐的。(投影出示。)那课文中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在书上写一些划一划。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2、(学生读完一遍之后)同学们,刚才老师提的问题,想好了吗?(估计学生思考好的不是太多)好,没有关系,我们默读一遍课文,要把的思考和老师的提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学习的效率就高了。

(学生在读。)

三、合作交流

同学们又读了一遍课文,老师的提问思考好了吗?同学们可以分组交流一下。注意,在分组交流的时候,要有顺序,别人说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要等别的同学说完在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叫会学习。懂了吗?

(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交流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问题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适时的指导。)

四、精读指导

1、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那课文中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我们还是从那辆新轿车说起吧。这是谁给予谁的礼物?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

(这个问题是整个课文的开始,学生回答起来比较容易,但很重要,板书:哥哥→保罗。)

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轿车,因为那是圣诞礼物,保罗当然高兴。要是你在过节的时候,别人送你一辆新车,你高兴吗?这种建立在物质上的给予当然是快乐的。

2、那小男孩又给予了谁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是快乐的:

⑴学生回答。

(这个问题比较难,但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小男孩给予他的弟弟希望,小男孩想给予他弟弟一辆新轿车,教师要进行引导,板书:小男孩→弟弟。)

⑵小男孩给予他弟弟希望,什么希望?将来也能买一辆车给他的弟弟,可能他买给他弟弟的车会更漂亮,也许这辆车会飞哪。哈哈,刚才又一位同学在小声说,到时候就不送弟弟汽车啦,改送飞船。那更好,到时候不要忘了也带我到天上兜一圈。

⑶他的这种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假如你是他弟弟,听了哥哥说的话,会怎么说?他的弟弟一定乐死了。

⑷你能想象出小男孩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和动作吗?如果你现在就那个小男孩,会怎么说这句话,你能说好这句话吗?自己试一试:

①请你读:

读的真好,我替小男孩的弟弟感谢你,为他有这样一个爱他的哥哥而骄傲,让老师向你鞠上一躬,再次替小男孩的弟弟感谢你。

②我们一起读这一句,一起去分享小男孩的快乐。想站起来读的可以站起来。

⑸此时老师也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一个像小男孩那样的哥哥。同学们,当小男孩把自己的希望说出来之后,保罗为什么感到非常惊讶?读一读1到5节。谁能告诉老师?

保罗没有想到,小男孩那么的爱他的弟弟,小小年纪就立下了这么大的志向,要知道保罗是个成年人,而小男孩只是个孩子,而且像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车是要很多钱的。

⑹小男孩有没有把这个希望给予他的弟弟,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弟弟?(投影课文的插图)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11节就知道了。

①谁能把小男孩说的那段话读出来。

投影出示: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的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侯,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②读完之后,同学们告诉老师,小男孩给予他弟弟的仅仅是希望吗?

其实这是小男孩向他弟弟的真情告白,中间蕴涵的是对弟弟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要知道他的弟弟是一位残疾人。我想残疾人更需要人们的关爱,何况他又是小男孩的弟弟。同学们好好读一读第11节,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声音去体会其中的情和意吧。

(学生练读。)

⑺指导朗读第11节:

①谁来读:

(找一个读书一般的同学。)

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读的怎样?其实这段话,张老师读了很多遍,也常常读给我的6岁的女儿听,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感动。现在我特别想读给同学们听,同学们说可以吗?(放音乐,范读)

同学们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一节,再去体会兄弟间的浓浓亲情。

②请你读:

学生读到“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示意学生停下来。我想小男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非常兴奋,他会指着新轿车,眼里闪着亮光,他在急切的告诉弟弟就是这辆新轿车。自己在读一读这一句。

同学们他兴奋吗?“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要知道,他在向弟弟验证自己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错。谁愿意再读一读这句话。

③学生读到“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示意学生停下来。“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小男孩说这句话时,语气是坚定的,他坚信自己将来一定能送给弟弟一辆比这辆车更好的车。自己再读这一句,要把小男孩此时坚定的感情读出来,要知道他太爱自己脚有残疾的弟弟了。

请你读。

④当学生读完这一节。这时的小男孩越说越激动,他好象已经看到自己带着背着可爱的小弟弟,在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同学们能想象出他们俩激动的神情吗?你们认为他最后一句读的怎样?应该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请你读。听出他的激动吗?老师也想试一试,可以吗。听老师读。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太多了,弟弟们你们玩的高兴吗?谁愿意读。带着弟弟玩的高兴吗?好,我们一起读。

⑤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深深的感染了同学们,谁愿意再读这一节,再次寻找那份感动。请你读(配乐)读的真好。

3、小男孩为什么能把这份关爱带给他脚有残疾的弟弟,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6到10节就知道了。谁愿意告诉老师?

⑴对,是保罗:

他被小男孩与弟弟间浓浓的爱与亲情所感染,于是开着车来到了小男孩家,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他教有残疾的小弟弟。在这种给予中保罗快乐吗?

对,保罗当然快乐。因为他在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之间传递着爱,传递着快乐。

板书:

爱的传递

⑵同学们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那“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同学们读一读12节好好想一想。

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传递了快乐、传递了关爱,他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那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节。不但他们三个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我们也和他们三个一起分享了的快乐,感到了难忘。

四、再次感知文章内容

1、多么美的圣诞夜,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爱在传递中得到了升华。在这种爱的传递中,你们感受到给予的快乐吗。同学们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在爱心的传递中去体验给予的快乐。

(学生在读课文。)

2、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推荐一个你们班读书最好的同学,请他读课文的最后三节。好,请你读。

(配乐。)

他的朗读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的感动了老师。

五、深化主题

1、是啊,在爱心的传递中我们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之间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真情的扶助,都是给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你的亲身经历,用几句话写出你对别人的给予和别人对你的给予,写出你对给予是快乐的理解。一会儿我们交流,好吗?

2、(配乐)学生交流。

3、同学们说的真好,哥哥给予了保罗一辆新轿车,保罗又把希望给予了小男孩,小男孩又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自己脚有残疾的弟弟,他们在这种相互的给予中传递着人间的真情、传递着人间的关爱,在这种相互的给予中体验到世间最伟大的快乐。让我们再读课题,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吧。师生齐读课题。

下课。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弟弟小男孩

爱的传递

【课后反思】

本篇课文以对话为主,最感人的部分都包含在对话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主体,然后品味文章中人物的语言,从语言中感悟出人物的思想,从而激发自已的感情。在授课时,我主要采用了情感共鸣法,在引导学生融入故事后,交流自已最感动的地方,在交流时侧重于组织他们大胆谈自已的想法、他们的体会。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已进入了角*,并开始联系生活自主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等,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由于营造了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学生有机会自由地发表言论,所以就谈得很深,学生不仅谈到课文中的小男孩还谈到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并作以比较,再加上我适时引导学生把议与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把自已的理解通过读来体会出来,使学生读议结合思想认识更深一些,最后能够真正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结尾让学生谈自已生活中这样做的例子及阅读短文并发表想法,就使学生的感情无形中得到升华,并促使其行动起来。送学生诗歌的目的不仅在与让学生加深感情,更要让学生也能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已的感情,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第3篇:课文《给予是快乐的》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

【教学重点、难点】

从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新轿车,到保罗给予小男孩希望,再到小男孩给予他的残疾弟弟以关爱,从而理解他们之间在实现一种爱的传递,让学生在这种爱的传递中体验到给予是快乐的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给予是快乐的》。上节课通过读书,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谁愿意读一读课题。同学们读课题发出的不同声音,让我听出了你们对课文的不同理解。

(多找几个同学读,读课题是对课文感受的开始,读出题意非常重要。)

二、整体感知

1、是啊,给予是快乐的。(投影出示。)那课文中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在书上写一些划一划。

(学生读文思考,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2、(学生读完一遍之后)同学们,刚才老师提的问题,想好了吗?(估计学生思考好的不是太多)好,没有关系,我们默读一遍课文,要把的思考和老师的提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学习的效率就高了。

(学生在读。)

三、合作交流

同学们又读了一遍课文,老师的提问思考好了吗?同学们可以分组交流一下。注意,在分组交流的时候,要有顺序,别人说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要等别的同学说完在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叫会学习。懂了吗?

(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交流很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问题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适时的指导。)

四、精读指导

1、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那课文中谁给予谁,给予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我们还是从那辆新轿车说起吧。这是谁给予谁的礼物?为什么说这种给予快乐的。

(这个问题是整个课文的开始,学生回答起来比较容易,但很重要,板书:哥哥→保罗。)

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轿车,因为那是圣诞礼物,保罗当然高兴。要是你在过节的时候,别人送你一辆新车,你高兴吗?这种建立在物质上的给予当然是快乐的。

2、那小男孩又给予了谁什么,为什么说这种给予是快乐的:

⑴学生回答。

(这个问题比较难,但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小男孩给予他的弟弟希望,小男孩想给予他弟弟一辆新轿车,教师要进行引导,板书:小男孩→弟弟。)

⑵小男孩给予他弟弟希望,什么希望?将来也能买一辆车给他的弟弟,可能他买给他弟弟的车会更漂亮,也许这辆车会飞哪。哈哈,刚才又一位同学在小声说,到时候就不送弟弟汽车啦,改送飞船。那更好,到时候不要忘了也带我到天上兜一圈。

⑶他的这种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假如你是他弟弟,听了哥哥说的话,会怎么说?他的弟弟一定乐死了。

⑷你能想象出小男孩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和动作吗?如果你现在就那个小男孩,会怎么说这句话,你能说好这句话吗?自己试一试:

①请你读:

读的真好,我替小男孩的弟弟感谢你,为他有这样一个爱他的哥哥而骄傲,让老师向你鞠上一躬,再次替小男孩的弟弟感谢你。

②我们一起读这一句,一起去分享小男孩的快乐。想站起来读的可以站起来。

⑸此时老师也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一个像小男孩那样的哥哥。同学们,当小男孩把自己的希望说出来之后,保罗为什么感到非常惊讶?读一读1到5节。谁能告诉老师?

保罗没有想到,小男孩那么的爱他的弟弟,小小年纪就立下了这么大的志向,要知道保罗是个成年人,而小男孩只是个孩子,而且像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车是要很多钱的。

⑹小男孩有没有把这个希望给予他的弟弟,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弟弟?(投影课文的插图)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11节就知道了。

①谁能把小男孩说的那段话读出来。

投影出示: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的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侯,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②读完之后,同学们告诉老师,小男孩给予他弟弟的仅仅是希望吗?

其实这是小男孩向他弟弟的真情告白,中间蕴涵的是对弟弟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要知道他的弟弟是一位残疾人。我想残疾人更需要人们的关爱,何况他又是小男孩的弟弟。同学们好好读一读第11节,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声音去体会其中的情和意吧。

(学生练读。)

⑺指导朗读第11节:

①谁来读:

(找一个读书一般的同学。)

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读的怎样?其实这段话,张老师读了很多遍,也常常读给我的6岁的女儿听,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感动。现在我特别想读给同学们听,同学们说可以吗?(放音乐,范读)

同学们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一节,再去体会兄弟间的浓浓亲情。

②请你读:

学生读到“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示意学生停下来。我想小男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非常兴奋,他会指着新轿车,眼里闪着亮光,他在急切的告诉弟弟就是这辆新轿车。自己在读一读这一句。

同学们他兴奋吗?“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要知道,他在向弟弟验证自己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错。谁愿意再读一读这句话。

③学生读到“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示意学生停下来。“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小男孩说这句话时,语气是坚定的,他坚信自己将来一定能送给弟弟一辆比这辆车更好的车。自己再读这一句,要把小男孩此时坚定的感情读出来,要知道他太爱自己脚有残疾的弟弟了。

请你读。

④当学生读完这一节。这时的小男孩越说越激动,他好象已经看到自己带着背着可爱的小弟弟,在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同学们能想象出他们俩激动的神情吗?你们认为他最后一句读的怎样?应该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请你读。听出他的激动吗?老师也想试一试,可以吗。听老师读。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太多了,弟弟们你们玩的高兴吗?谁愿意读。带着弟弟玩的高兴吗?好,我们一起读。

⑤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深深的感染了同学们,谁愿意再读这一节,再次寻找那份感动。请你读(配乐)读的真好。

3、小男孩为什么能把这份关爱带给他脚有残疾的弟弟,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6到10节就知道了。谁愿意告诉老师?

⑴对,是保罗:

他被小男孩与弟弟间浓浓的爱与亲情所感染,于是开着车来到了小男孩家,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他教有残疾的小弟弟。在这种给予中保罗快乐吗?

对,保罗当然快乐。因为他在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之间传递着爱,传递着快乐。

板书:

爱的传递

⑵同学们保罗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那“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同学们读一读12节好好想一想。

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传递了快乐、传递了关爱,他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那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节。不但他们三个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我们也和他们三个一起分享了的快乐,感到了难忘。

四、再次感知文章内容

1、多么美的圣诞夜,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爱在传递中得到了升华。在这种爱的传递中,你们感受到给予的快乐吗。同学们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在爱心的传递中去体验给予的快乐。

(学生在读课文。)

2、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推荐一个你们班读书最好的同学,请他读课文的最后三节。好,请你读。

(配乐。)

他的朗读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的感动了老师。

五、深化主题

1、是啊,在爱心的传递中我们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之间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真情的扶助,都是给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你的亲身经历,用几句话写出你对别人的给予和别人对你的给予,写出你对给予是快乐的理解。一会儿我们交流,好吗?

2、(配乐)学生交流。

3、同学们说的真好,哥哥给予了保罗一辆新轿车,保罗又把希望给予了小男孩,小男孩又把希望和关爱带给了自己脚有残疾的弟弟,他们在这种相互的给予中传递着人间的真情、传递着人间的关爱,在这种相互的给予中体验到世间最伟大的快乐。让我们再读课题,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吧。师生齐读课题。

下课。

【板书设计】

24、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

弟弟小男孩

爱的传递

【课后反思】

本篇课文以对话为主,最感人的部分都包含在对话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主体,然后品味文章中人物的语言,从语言中感悟出人物的思想,从而激发自已的感情。在授课时,我主要采用了情感共鸣法,在引导学生融入故事后,交流自已最感动的地方,在交流时侧重于组织他们大胆谈自已的想法、他们的体会。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已进入了角*,并开始联系生活自主地想象人物的心理等,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由于营造了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学生有机会自由地发表言论,所以就谈得很深,学生不仅谈到课文中的小男孩还谈到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并作以比较,再加上我适时引导学生把议与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把自已的理解通过读来体会出来,使学生读议结合思想认识更深一些,最后能够真正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结尾让学生谈自已生活中这样做的例子及阅读短文并发表想法,就使学生的感情无形中得到升华,并促使其行动起来。送学生诗歌的目的不仅在与让学生加深感情,更要让学生也能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已的感情,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第4篇:《给予是快乐的》第2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一、复习。

1、课文讲了:给予快乐。

2、这个故事是因何而起的?

由汽车引出这个故事,文中记述了保罗两次都把小男孩想错了。谁能用当是,保罗的句式说说。

第一次:

第二次:

二、学习课文(第一次)

过渡:办公室前,保罗告诉小男孩,这车是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得瞪大了眼睛:

1、演示第三节:a、小男孩的意思是?

b、你惊讶吗?指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c、师生对读。指导齐读。

2、但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让保罗也十分惊讶。

演示第5节:a、齐读。谁能把这一段话读好,把自己内心的震撼、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b、保罗惊讶的是什么?演示(第4节):小结

c、保罗被感动(敬佩)了,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吃惊、不由自主)

3、于是他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引读: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小男孩愿意吗?齐读第7节。

三、学习课文(第二次)

过渡:

1、步置自学课文,小男孩的表现;保罗的想法~~~;想想保罗又错在哪里?

2、检查:保罗又错了,他错在哪里?

3、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能念这一段话?

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老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还孩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四、学习课文(第12-13节)

过渡:保罗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演示: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

2、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说说。)

3、演示第13节:

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懂得给予别人的东西是多方面的,物质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只要你能够给别人一点帮助、安慰,别人都会感激你,你也会快乐。

五、总结深化。

1、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名言互勉。

高尔基:给永远比拿愉快。

巴金: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第5篇:《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教学重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板书课题。

2、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

(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板书:

保罗、小男孩

二、学习课文1~5小节

过渡:保罗与小男孩在他的新轿车旁相遇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话。

(教学伊始遵循文本的特点,从整体入手,自然过段,注意了文章情节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之间的关系,大处着眼,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1、讲读小男孩说的话:

⑴自由读小男孩说的话,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学生交流。

⑶随机练读。

2、体会保罗的惊讶:

过渡: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有什么感受?

⑴读有关句子

⑵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当然”一词中包含的肯定意味;弄懂“这样的”指送他小汽车的哥哥。)

⑶随机练读。

4、小结:

真没想到,小男孩居然不是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是希望成为这样一个哥哥;不是想获取,而是想给予。这使保罗十分惊讶。(同时板书。)

5、分角*朗读课文1~5小节。

(教学中紧紧抓住人物的对话展开语言文字训练,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朗读水平很高,体现了平时教学的扎实有效。)

三、学习课文6~11小节

过渡:出人意料的回答使保罗非常惊讶,他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引读到课文第9小节。)

1、自由读课文6~11小节,思考:

为什么保罗又错了。

2、交流:

联系上下文内容来回答。

(保罗本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却指着新车对他那脚有残疾的弟弟许下了一个坚定的承诺。)

3、品读欣赏:

⑴再读课文6~11小节,想一想这一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什么?

⑵组织交流,并相机练读。

4、小结:

小男孩对脚有残疾的弟弟许下了一个坚定的承诺,也是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多么了不起的小男孩啊!

5、指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现在讲“返朴归真”,但我们也要从实际出发,因文而异,正确把握理解和感悟的“度”。这段教学让学生在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和个*化的解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对我们很有启发。)

四、学习课文12、13小节

过渡:保罗看到小男孩背着脚有残疾的小弟弟出来,听着小男孩那充满深情的话语,再一次感到自己想错了,他被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深深地震撼了。保罗情不自禁地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车里,他要和小男孩兄弟俩共度这不寻常的夜晚。

1、听配乐朗读。

2、想象练说:

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看着这一切,保罗会想些什么呢?

3、小结:

这确实是一个难忘圣诞之夜啊,也许保罗为此取消了一个重要的约会,也许他错过了一场精彩的球赛,但是,凝望着兄弟俩如花朵般绽放的笑脸,保罗觉得……从兄弟俩幸福的脸庞上,保罗真正懂得了……

(现代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师生之间的真诚互动,使整个课堂与课文特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情由境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全文

1、难忘这一夜的仅仅是保罗吗?为什么?

2、读着这个故事,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地感动,感动于小弟弟的幸福,感动于小男孩的无私,也感动于保罗的思想升华。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给予是快乐的。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寻找身边能体现“给予是快乐的”的故事。

(董老师的课较好地体现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训练扎实,工具*与人文**统一,既有“温度”,也有“深度”。)

【板书】

24、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

惊讶不是希望……而是希望……

又错了

【教学反思】

在区教研室专家领导的指点下,《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顺利完成,课后,心情比较激动,反思这次教学的过程,我收获颇多:

课前精心充分的预设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造就了课堂细节的精彩。课前,我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了精心设计,每一个过渡、小结,每一个问题的呈现,每一次板书……都进行了反复的斟酌,并且设想了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以及老师的应对。课上,我则放开教学设计,充分地关注学生,灵活调整,努力使每一个环节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细节都成为规范的语文训练。

1、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我顺着故事的情节,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后,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进而学生透过字词感受语言,品味小男孩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人物的品质,懂得“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因而,课堂教学的展开比较顺畅。

2、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的语言训练扎实有效:

如学习课文6~11小节时,我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一遍又一遍地解读课文:引读课文,让学生进入情境;再自由读课文,使学生理解内容“保罗为什么想错了”;默读课文,体会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同时把读书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加以提升。

3、音乐渲染,使学生、教师、文本紧紧相连,使情由境生:

在保罗亲眼看到小男孩背着脚有残疾的小弟弟出来,亲耳听到小男孩那充满深情的话语时,保罗再一次感到自己想错了,他被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深深地震撼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车里,和小男孩兄弟俩共度这不寻常的夜晚。这时,我播放一曲马斯奈的《沉思曲》,那沉静而又悠远、舒缓又不失激昂的旋律伴着老师的深情朗读,无需更多的语言,学生的思绪已跟随着保罗的心理一起在升华。这时,再让学生说说“保罗会想写什么”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那段节奏明快、愉悦的曲子似乎正诉说着保罗在那个难忘的圣诞之夜的心情,同时也正把这“给予的快乐”轻轻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第6篇:《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1、师:这一课继续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给予是快乐的。(课题课前板书)

2、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整个的故事是由哪一个事物引起的?(围绕哪一个事物展开的)

板书:保罗小男孩一辆新车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句子: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的。

提问:不看课文,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鼓励学生灵活答题,如“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小男孩使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等。)

2.出示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予是快乐的。

提问:你能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让学生为这句话加上表示时间的词。)

3.过渡:圣诞节前夜,保罗和一个小男孩偶然相遇。起初,他并没有在意那个孩子,以至多次误解了他。我们一起来快速读读课文,找找保罗错了几次?错哪儿了呢?在书上划出有关的语句。

4.讨论后,针对重点语句加以分析。

(一)“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⑴指名朗读这句话,集体评议。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哪几个词读得好;哪几个词没读到位。)

⑵抓住重点词“当然”“这样的”“也”再读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当然”一词中包含的肯定意味;弄懂“这样的”指送他小汽车。)

⑶齐读这句话,提醒学生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⑷提问:事实是这样的吗?小男孩的希望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领会原句中隐含着的意思:像你哥哥那样为弟弟买一辆新车。)

⑸读这部分课文中描写小男孩的句子。

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⑹指导学生读出吃惊的语气。

⑺听了小男孩的话,保罗也十分吃惊。谁会读有关的句子。

⑻想一想,保罗为什么吃惊?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

(二)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不过,保罗又错了。

⑴读有关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炫耀”。

⑵讨论:小男孩为什么要保罗将车开到家门口呢?

(学生自由作答,体会小男孩是要弟弟相信,他长大后一定能得到一辆新车。

⑶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会念这一段话?(指导朗读)

⑷进行拓展练习:你觉得小男孩向弟弟描述的新车是怎样的?他会将怎样美好的希望种进弟弟的心里?

(同桌间相互练说,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⑸相信小男孩能实现愿望的同学请举手。你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给予才是真正的快乐,从而概括出本文的中心。)

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有没有和小男孩一样的经历,无私的援助有没有给你带来快乐。

⑺小结:老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好孩子,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小男孩说的话。

三、围绕最后2节读、议、写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2、13节。

师问:从这两节里,你能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吗?

引导:“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2、四人小组讨论。

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

(小弟弟也许是第一次这样欢度圣诞之夜而“难忘”;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保罗的“难忘”是由于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体会到了“给予”带来的欢乐。)

3、集体交流。

4、写话训练(写出自己独到的理解)

出示: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作业:

将同学们刚才写的一句感想收集、整理,每个同学都当评委,投票选出“十句”表达最精彩的话语,刊登在班级黑板报上。

板书设计:

给予是快乐的

一辆新车

保罗小男孩

惊讶(不是)获取(而是)给予

又错了(不是)炫耀(而是)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