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练习题附*

发布时间:2024-03-07 12:15: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黔之驴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黔之驴》练习题附*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且噬己也:

且:并且

b.稍近益狎:

益:渐渐,更

c.驴不胜怒:

胜:能承受

d.尽其肉,乃去:尽:吃完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b.虎因喜

因跳踉大?

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无异者

d.无敢哗者

终不敢搏

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完整过程。

b.本文开头两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是指向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运用拟人化的描写,刻画形象细腻生动。

4.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1.a

2.d

3.c

4.(1)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它)当作。

(2)然而(老虎),走过去,觉得(它)也没有什么。

第2篇:《黔之驴》练习试题

《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窥之()远遁()虎大骇()黔之驴()

好事者()益狎()跳踉()且噬己()

2.与“驴不胜怒”的“胜”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A.美不胜收B.百战百胜C.引人入胜D.不胜其烦

3.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哪一项不正确?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驴)以入。B.至则无可用,(驴)放之山下。

C.(虎)以为(驴)且噬已也,甚恐。D.然(虎)往来视之,觉(驴)无异能者。

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然①?\?\然()(2)因①虎因喜()

②然往来视之()②因跳踉大嘲()

(3)去①乃去()(4)益①稍近益狎()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益习其声()

(5)以为①以为神()(6)则①至则无可用()

②以为且噬己也()②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5.分别从老虎和驴的角度写出课文给你的启迪。

从老虎的.角度:

从驴的角度:

6.“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请模仿下面对成语“揠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黔驴技穷"的意思。(要求:成语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100字左右)

【揠苗助长】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黔驴技穷】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2)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咽,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7.解释下列加点词。

船载以入()()庞然大物()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然()虎大骇()

以为且噬己也()()远遁()觉无异能()

益习其声()()蹄之()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计之曰()断其喉()

技止此耳()()()尽其肉()乃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请用选文原句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

虎见之→→→→

10.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11.“稍出近之”、“稍近益狎”两句中的“稍”是什么意思?这2个字对表现“老虎”有什么作用?

12.选文用词精炼而传神,请以“蔽林间窥之”中的“窥”为例作具体分析。(2分)

13.有同学说,文中的老虎连驴都害怕,是只“胆小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14.把第二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15、认真阅读课文,分别用1个词或短语来概括驴子与老虎的*格特点。

【《黔之驴》练习试题】相关文章:

1.黔之驴练习题及*

2.黔之驴的续写

3.黔之驴有关成语

4.黔之驴翻译

5.源于黔之驴的成语

6.《黔之驴》阅读练习题附*

7.黔之驴翻译

8.读《黔之驴》有感

第3篇:《黔之驴》同步练习题及*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以为神( ) (2)以为且噬己也( )

(3)益习其声( ) (4)驴不胜怒,蹄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虎心里对驴的两次反抗的评判分别是 、 。(原句)

4假如“好事者”看到了虎“尽其肉,乃去”的背影,请发挥你的想象,从下面角度任选一个,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3分)

(1)从自己和驴的角度诉说驴被虎吃的原因。

驴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不会被吃掉啊!

(2)从自己和虎的角度诉说虎吃掉驴的原因。

老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不能吃掉驴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庞然大物也( )(2)蔽林间窥之( )

(3)益习其声( )(4)尽其肉(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句子的意思: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充分表明驴虚弱本质已暴露无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本文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了一些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并仿照示例写一段话。

示例: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本义是说狐狸利用老虎的威力吓唬百兽,后来比喻借别人的威势吓唬或欺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益习其声  (2)荡倚冲冒

(3)以为且噬已也 (4)稍近益狎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写了老虎和驴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与黔地有驴无驴无关,因此首句没必要交待“黔无驴”。

b.“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生动地描写出老虎初见驴子的惊恐之状以及想了解对方的心情。

c.“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说明驴不惧怕老虎,对老虎进行百般挑逗、戏弄。

d.本文以细致入微的刻画见长。写虎,不仅刻画其外貌、动作,还描写其心理活动。其中写虎与驴争斗的动作和心理尤为出*。

4“黔驴”家属把老虎告上了动物法庭,请你发挥想象,为老虎写一段辩护词。(80字左右,3分)

*:

1(1)把……当作(2)将要(3)熟悉、习惯(4)用蹄子踢(4分。意对即可)

2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什么东西。(3分。意对即可)

3无异能;技止此耳。(2分,答对1点得1分)

4参考:(1)驴啊,若不是你庞大却愚蠢,没有能耐,只会一鸣一蹄,若不是我好事把你运来放到山下,你也不会被吃掉啊!

(2)老虎啊,若不是你细心机智精明,做事小心谨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若不是我好事,把驴运来并放到山下,你也不能吃掉驴啊!(3分,意对即可)

1(1)巨大的样子(2)躲在树林里(3)逐渐地熟悉,慢慢地了解(4)吃光(4分)

2驴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将要咬自己。(4分。有小缺憾的不扣分)

3驴不胜怒,蹄之。(2分。如只答“驴不胜怒”不得分,仅答“蹄之”得1分。答“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的也可以得1分)

4(1)黔驴技穷,出自《黔之驴》,本义是说贵州地区的那头驴子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后来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2)黔驴之技,出自《黔之驴》,本义是说贵州地区的那头驴子仅有的一点本领,后来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3)庞然大物,出自《黔之驴》,本义是说贵州地区那头驴子在老虎看来是头巨大的动物,后来形容很大很笨的一些东西或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4分。成语、出处、本义、后来义各1分。本义、后来义意思对即可)

1(1)逐渐;(2)碰撞;(3)将要;(4)态度亲近而不庄重。(4分。每空1分)

2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藏在树林里偷偷观察它。(3分。意对即可)

3b(2分)

4指出驴被吃的必然*(自身原因)可得全分。参考*:尊敬的法官,驴之死不能怪我。大家都知道,大自然奉行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像驴这样大而无能的家伙,被吃掉是早晚的事情,我只是在替上天行使它的法则而已。所以,如果一定要有人为驴之死负责的话,那么,请您宣判上天谋杀罪名成立。(3分)

第4篇:《黔之驴》课堂同步练习题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词注音。

黔之驴( )窥之( )虎大骇( )远遁(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②至则无可用则:

③庞然大物也庞:

④稍出近之稍:

⑤虎大骇,远遁骇:     遁:

⑥以为且噬已也且:

⑦益习其声益:

⑧益狎狎:

⑨技止此耳止:

⑩乃去乃: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跳踉大?”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4、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意思,这个成语是。

7、填空:

本文作者  ,是我国  代文学家。他和唐朝的韩愈同列   之列。

8、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

①然: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②因:虎因喜()

因跳踉大()

③去:乃去()

西蜀之去南海()

④耳:技止此耳()

无丝竹之乱耳()

9、成语黔驴技穷形容               。

10、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1、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黔之驴》片段,完成第1—4题。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远遁(  ) (2)且噬己 (  )

(3)蹄之(  ) (4)尽其肉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译: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译:

3、本片段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刻画了虎的心理。“驴一鸣”时,作者描写了虎的什么动作和心理?(用文中原话作答。)

答:(1)动作:      (2)心理:

4、写出含“虎”“驴”的成语各一个。并用它们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

答:(1)含“虎”的成语     (2)含“驴”的成语

(3)写话:

三:课内迁移探究

学习了本文从中你还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拓展阅读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⑴未穷青之技穷:

⑵秦青弗止弗:

⑶自谓尽之谓:

⑷乃谢求反谢:

⑸于: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

②饯于郊衢(     )

⑹之:①未穷青之枝(     )

②自谓尽之(     )

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薛谭乃谢求反

3、在下面的括号内,补出句子的省略成分

⑴遂辞( )归 ⑵饯( )于郊衢

⑶( )抚节悲歌 ⑷薛谭乃谢( )求反

4、填空。

⑴请结合短文内容,解释题目:

⑵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

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中考题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辄拾以啖之:      盘外无余肴:       ?亦缘其*真素:     勿以我受任方州:      ?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六、片段作文

放飞想象的翅膀

如果你是一只侥幸逃离虎口的驴,面对血淋淋的现实,你会何去何从?是直面惨淡的“人”生,超越旧我,还是听天由命,坐以待毙?

请你展开想像的羽翼,以《黔之驴后传》为题为故事再续一个结局,300字左右。

《黔之驴》*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略2、①用船②却③大④渐渐⑤惊惧;逃走⑥将⑦更加⑧亲近而不庄重⑨只,不过⑩才3、C4、B5、B6、黔驴技穷7、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8、⑴……的样子;然而⑵于是;于是⑶离开;距离⑷罢了;耳朵9、略10、看问题不能只看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质。11、本文含义:讽刺无德无能、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人,并指出其可悲的结局。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二、课内语段阅读

1、(1)逃跑(2)将要(3)用蹄子踢(4)吃光2、(1)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2)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3、动作描写:“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大骇”“远循”——“往来视之”——“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心理变化:“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技止此耳”4、略

三、课内迁移探究 参考*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

四、课外拓展阅读

1、⑴穷:尽,这里是完全学会的意思。⑵弗止:不挽留。⑶谓:认为,以为。⑷谢:谢罪,道歉。⑸①向,跟着;②在。⑹①的;②代技艺。2、“反”通“返”,归,回去。3、⑴青,或秦青⑵薛谭⑶秦青⑷于秦青4、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⑵薛谭面对秦青的高超技艺,自愧不如,快心潜心学习。⑶说明学无止境,如果浅尝辄止,则达不支精深的境地,反之,永不自满,持之以恒,努力进取,方能功成名就的道理。

五、中考题

1.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

2.翻译: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

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意思对即可)。

第5篇:初一七年级下册黔之驴练习题及*

【课内四基达标】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黔之驴练习。

噬()好事者()来然()窥之()

大阚()跳踉()益狎()远遁()

二、填空。

1.《黔之驴》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相对的文体。唐朝、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后经、等人继续努力,古文终于战胜了骈文,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本单元的、和等就是有名的古文。

三、语段阅读。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蔽林间窥之②远遁

③以为且噬己也④驴不胜怒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蔽林间窥之。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3.根据这个故事写出两个成语。(意义相近)

①②

4.这个寓言故事比喻。

【能力素质提高】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末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②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③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④狙公卒馁而死。

2.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和所通的字。

3.写出句中加点词古今不同意义。

山之果,公所树与?

树:古义今义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赋什一以自奉。

②一旦开之,其术穷也。

5.用自己的话回答: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这篇寓言讽刺的是哪类人,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7.本文没有让老狙充当先知先觉的角*,而是让小狙最先觉悟起来,这说明了什么?

8.小狙唤醒大家,提出了三个疑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9.结合此文,谈谈用寓言说理的好处。

二、以《黔之驴》这篇寓言为触发点,联系社会现实,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议论*文字。

【渗透拓展创新】

傻瓜

庞孟栀

从前有个傻瓜。

他长期过着快活的日子;然而渐渐的他听到一些流言,说到处都把他看成一个没头脑的俗物。

傻瓜觉得伤了面子,他开始犯愁,怎样才能止住这些讨人嫌的流言呢?

终于,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使他茅塞顿开……于是他毫不chíyán,马上付诸实行。

一个熟人在街上遇见他——夸奖起一位知名的画家来……

“得了吧!”傻瓜大声说,“这个画家早就过时了……您连这都不知道?——我真没想到您会是这样……您呀——落伍啦。”

熟人给唬住了——立即同意了傻瓜的见解。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另一位熟人对他说。

“得了吧!”傻瓜大声说,“您怎么不害臊呢?这本书毫无用处;人们对它早就不屑一顾了。——这您不知道?您呀——落伍啦”

于是这位熟人又给唬住了——便也同意了傻瓜的见解。

“我的朋友某君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人!”第三位熟人对傻瓜说,“真是高尚的人物!”

“得了吧!”傻瓜大声说,“某人吗——出了名的流氓呀!他把所有亲戚的钱财都给刮光了,语文试题《黔之驴练习》。这谁不知道?您呀——落伍啦!”

第三位熟人也给唬住了,便同意了傻瓜的见解,对这位朋友敬而远之。

无论人家在傻瓜面前夸说哪个人有哪一点好处——他照例一律予以驳斥。有时他还会加上一句责备话:“您还是一个劲儿地相信权威呀?”

“凶狠的人!恶毒的人!”熟人们开始议论傻瓜,“不过头脑多聪明呀!”

“口才又多好啊!”另一些人会接着说,“噢,他的确是个天才!”

结果是,一家报社的法人请傻瓜去他那儿主持评论专栏。

于是傻瓜便开始去评论一切人和一切事,风格依然如当年,连那些惊叹话也照旧。

如今他,这位不久前还大声疾呼反对权威的人,——自己成了权威——年轻人崇拜他——又惧怕他。

而他们又能怎么样,可怜的年轻人?虽然,一般说来,不该去崇拜……然而,你当心点儿!不崇拜——你就落伍啦!

在胆小鬼中间,傻瓜是活得下去的。

1.给本文再拟一个标题:

2.为文中拼音处填汉字:

3.选文第四段有一个成语“茅塞顿开”,请写出一个意思和它接近的成语:

4.文中谁是傻瓜?谈谈你的看法。

5.人们为什么宁可相信“傻瓜”的说法,也不相信自己的认识?

6.“傻瓜”对待“权威”是什么态度?他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态度?我们对待“权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结合上边几个问题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如果对这几个问题认识不深,也可以谈读完这篇文章获得的其他感受,但要围绕一个话题谈。)

【中考真题演练】

对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5)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a.因为可能并到而且b.拿来有的却已假如

c.用也许就将如果d.把或许竟将如果

参考*

【课内四基达标】

一、shìhàoyìnkuīhǎnliángxiádùn

二、1.《柳宗元集》柳宗元子厚唐四川贵州2.骈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愚公移山》、《黔之驴》《爱莲说》

三、1.①偷偷看②逃跑③咬④忍得住

2.①躲在树林中偷偷地看。②(再)靠近一点,现加发肆。

3.①黔驴之技②黔驴技穷

4.拙劣的伎俩或有限的一点本领。

【能力素质提高】

一、1.①往,到。②有的。③服役。④饥饿

2.奉通“俸”;寤通“悟”。

3.古义为种植;今义为树木

4.①(大部分)上交后留十分之一给自己②一旦觉悟,他们的权术也就没了。

5.像狙公似的剥削者使用权术,奴役他人,最终必然是自食恶果。

6.封建社会剥削阶级;不讲道德和法度,只靠权术奴役他人,为所欲为者,结果必然是狙公的下场;被奴役的群众一旦觉悟,就会揭竿而起,*奴役他们的人。

7.作者让小狙最先觉悟起来,用意在于说明老者习惯于被驱遣,因循守旧,胆小怕事,小者血气方刚,接受新事物快,敢于挺身而出。

8.递进式的设疑,层层深入。

9.①言少意多,具有丰富的内涵。②让事实说理,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略

【渗透拓展创新】

1.“谁是傻瓜”

2.迟延

3.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4.“傻瓜”周围的人们是真正的傻瓜,因为他们把“傻瓜”当成权威去崇拜。文中的“傻瓜”是一个聪明的傻瓜。

5.人们怕别人说自己落伍,缺乏主见,是胆小鬼。

6.“傻瓜”对待“权威”是一概批判,彻底否定。他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使别人不再把他看成一个没头脑的俗物。我们对“权威”应辩证看待,既不盲目崇拜,也不一概批判。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检验“权威”,对则信之,错则改之。

【中考真题演练】d

第6篇:黔之驴课时练习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一、解释下列斜体字的词语。

(1)黔无驴,有好事者:()

(2)船载以入:()

(3)稍出近之:()

(4)慭慭然,莫相知:()

(5)以为且噬己也:()

(6)益习其声:()()

(7)益狎:()

(8)驴不胜怒,蹄之:()()

(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10)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1)至则无可用:()

(12)技止此耳:()()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文,思考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以为神

3、文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驴形之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驴声之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驴技之穷。这儿的驴之形声和驴之技形成了__________,突出了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而老虎面对素未谋面庞然大物的驴,首先是________驴,到试探之后的___________驴,最终___________驴。这儿也采用了___________,突出了老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4.请写出由这篇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