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4-03-04 20:37:18

一、学生情况简析

学生在进入化学课堂之前,已经对一些化学制品和化学现象有所接触,他们可以列出一些简单的化学制品和化学想象,作为初三学生,从心理和知识背景上都已初步具备了学习化学的条件。他们对许多化学问题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想象,有着渴望了解化学知识的强烈愿望,对第一节化学课学生们会感觉既新鲜又激动,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化学这一学科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了解不多,有待于老师的培养。

有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二、教材总体分析

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的呈现方式吧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比如认识了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空气,水,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溶液,*,碱和盐等等;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分子,原子,元素等。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些内容的选择都能体现知识和技能。能初步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述有关的化学信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体现了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

四、教学、教法设想

初中化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给学生打好基础,同时要学生注意激发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寓思想教育与教学之中,以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和积极*。

单元

序号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走进化学世界

10

1-3

我们周围的空气

6

4-5

自然界的水

5

6-7

物质构成的奥秘

9

7-9

化学方程式

4

10

碳和碳的氧化物

5

11-13

燃料及其利用

5

1

第2篇:关于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051、055、056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051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055、056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0~9.16):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7~9.23):空气、氧气。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8~10.14):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机动

第十二周(11.12~11.18):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6~11.2):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12.31~1.6)第二十周(1.7~1.13):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第二十二周机动和期末考试

第二十三周第二十四周学下册内容

第3篇: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学习的重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教材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空气、水、以及碳等知识着手,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计划的将一些基本概念穿插在里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教材还在课题中*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相处的意识。

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化学实验不在是简单的训练某个技能或验证某个知识。同时教材不再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上册内容分为:绪言和七个单元

1、绪言

1、设疑:为什么说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引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具体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

3化学的发展史,例举了化学发展中的重要成就,通过插图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化学的重要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4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特点。

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通过生活中两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总结出化学探究学习的特点及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思路。

3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化学仪器,了解*品取用规则,练习一些化学实验基本*作。

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具体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即氧气(组成、*质、制法、用途)的开始。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纯净物物、混合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2通过空气的重要*和空气污染的危害,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与单质、化合物概念一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关水的内容具体体现化学与社会、与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5、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

6、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开始引入对反应的定量研究。所学原理、技能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是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

7、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制取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难点;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该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8、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学科*知识点不多,联系生活、社会的实用知识、观念*问题为主体现化学与生活、社会、人类的关系和作用,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第4篇: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的工作计划

一.学生状况:

本期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中,2班学生相对基础较好一些,学生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班级学风较为浓厚,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有极强的求知欲,这就为本期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素材,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但相对来说,1班却是一个较差的班,有的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有的是因为在心理上不平衡,而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不同这样差距比较大的学生,我们只能因材施教,对寄宿生和走读生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又能轻松适应校园生活,做到真以人为本。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共有七个章节: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物质构成的奥秘、自然界的水、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连同序言,一共22个课题。

三.学情分析: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应正确引导,取得好的成绩。由于是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所以学生多数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数学素养与物理基础对化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体现出来,这就要求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四.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五.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3.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六、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品。

2、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和发展能力。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因为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知识。

总之,不管怎样都要想方设法多让学生学点知识,为明年的中考打下扎实的基础,完成学生、老师、家长们共同的心愿,愿他们在我的引导下能健康、快乐的学习!

第5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1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4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0~9.16):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7~9.23):空气、氧气。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8~10.14):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机动

第十二周(11.12~11.18):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6~11.2):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12.31~1.6)第二十周(1.7~1.13):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第二十二周机动和期末考试

第二十三周第二十四周学下册内容

第6篇:九年级的化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九(2)班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而九(1)、(3)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第一周(9.1—9.4)绪言

第二周(9.5——9.11)物质的变化和*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2——9.18):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9——9.25):空气、氧气、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五周(9.26——10.2):*放假

第六周(10.3——10.9):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10——10.16):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7——10.23):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4——10.30):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31——11.6):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11.7——11.13):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11.14——11.20):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21——11.27):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8——12.4):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5——12.1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2——12.18):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9——12.25):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周(12.26——1.1):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1.1——1.8):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1.9——1.15):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第二十二周学下册内容

第二十三周第二十四周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