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福禅师兰若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24-03-03 21:31:45

《过福禅师兰若》作者为唐朝诗人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

过福禅师兰若翻译赏析

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水更凉。

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

【前言】

《过福禅师兰若》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诗作。该诗描绘了禅诗幽深、寂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福禅师高深的佛学造诣的赞赏。

【注释】

①岩壑:山峦溪谷。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迹入云?o。?r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微径:小路。《六韬·*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

②隐:遮住;隐藏。

【赏析】

王维是盛唐最著名的诗人,在当时,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而王维可以说得上是“诗佛”了。人们熟悉他的许多诗,无不清新别致,悠逸平淡,大有禅趣。他倾慕佛经中所介绍的维摩诘居士,并自号“摩诘”。而后来他应荷神禅会禅师之请,写下了著名的《六祖能禅师碑铭并序》,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一条小路,在山谷中盘旋而上,山是那么的深,林是那么的密,“福禅师兰若”——福禅师所住持的禅院,就隐藏在这云林深处。

“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进入寺庙,两廊的壁画极为迷人:那些长着翅翼的飞仙们在为佛演奏“交响乐”;美妙绝伦的天女们跪在佛下面焚香礼敬。

“竹外峰偏曙,藤荫水更凉。”穿出佛殿、竹林外看见群峰之巅晴开了,阳光正照耀在座座峰顶,山*苍翠欲滴。而岩壁、林上密布的藤蔓,与流于其下的涧水,又给人带来阵阵的凉意。

“欲知禅坐久,行路常春芳。”修行必须坐禅,禅坐日久,心境空朗,百虑不生,神定气和,所见所闻,无不情趣逸然,如“春芳”在胸,再无平常那些喜怒哀乐忧恐惊的复杂*暗心态了。这是王维自己习禅的心得和受用。在他的时代,“祖师禅”尚未流行,一般习禅的都依“如来禅”,故在王维众多的诗中,“如来禅”的气息极为浓厚,王维诗歌的美,也美在这“如来禅”上。

第2篇:游明禅师西山兰若赏析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鉴赏】

一首诗的开头很重要。这篇作品,发端很有特*。开门见山,径写西山的形象*状,除了写景生动,渲染了兰若所处的环境外,也暗示了对明禅师禅法的赞美。紧接着的两句,表面上是写从早到晚景物的变化,实则说明了诗人一整天流连于此,乐而忘返,见出其地所富有的吸引力。所以底下就明写吸引力之所由来——来自“禅坐证无生”的明禅师。而点出人物后,又无一赘笔,马上转入对其生活的描写。首先是居处:“结庐就嵌窟,剪竹通径行。”见出其追求阒无人迹的幽静。其次是活动:“谈空对樵叟,说法与山精。”见出其环境虽然幽静却并不寂寞,同时,也将其度世心肠及高深禅法并作一笔表出。

“说法与山精”一句显出自“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说的是僧人竺道生初至苏州,不被了解,故对着顽石说法,竟致使得顽石点头,可见其法理之精。在作者心目中,明禅师显然也是如此。最后归结到自己:一天游观已毕,将要归去。这里又有一点独特之处。一般人写离开寺院,或多或少,总有又入红尘的遗憾,往往以对比句加以唱叹。而在这首诗里,作者所表现的由禅院到田园却是*的,因为他当时隐于襄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世之人。所以,由于具有这种心境,使得他把自己的生活情趣和场景也融入了诗中,禅境中遂带有几分田园之气。试比较《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不难发现二者的相通之处。李嗣业《慰弘禅师集天竺语诗序》说:“唐人妙诗,若《游明禅师西山兰若》诗,此亦孟襄阳之禅也,不得专谓之诗。”正是对他的这一特*的体认。

第3篇:哭宗密禅师翻译与赏析

《哭宗密禅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鸟道雪岑巅,师亡谁去禅。

几尘增灭后,树*改生前。

层塔当松吹,残踪傍野泉。

惟嗟听经虎,时到坏庵边。

【翻译】

雪山之巅有鸟道,大师亡去无人禅。几案灰尘增几厚,林问树*改容颜。松风阵阵吹层塔,遗踪处处傍野泉。惟嗟从前听经虎,时来破败草庵边。

【赏析】

宗密,世称圭峰禅师,又被尊为华严五祖,他主张教禅一致。生前在终南山草堂寺南的圭峰兰若,诵经修禅,朝臣及士庶归崇者众。一旦亡化,弟子造塔,朝廷追赠,而禅者却自有禅者心境。贾岛该诗便是追慕其境界,追溯其精神。贾岛之诗风本就冷寂幽僻,一开篇他便以此笔调写出圭峰禅师达到了常人不能达到的境界。接着写几案增尘、岭树改*,渲染了圭峰大师亡化后的寂寞与哀伤,更是写出圭峰大师与大自然精神相通,这是从自然事物着笔。接着,作者换一个角度,写大师的遗踪:遗塔迎着泠泠的松风,遗迹尚留在野泉边上。大师确已离去,但他又不曾走远。看,那曾来听法的山中之虎,不还时时来到大师曾讲法修禅的庵边吗。大师走了,大师也留下了;诗题为“哭”,但全篇却静寂、清冷,似乎不带情感。惟此,才见出禅者的见地,才是禅者的悲歌。

第4篇:《谒真谛寺禅师》翻译赏析

《谒真谛寺禅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前言】

《谒真谛寺禅师》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客居夔州(今属重庆)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前往真谛寺拜谒禅师时的见闻感悟,流露出了诗人出世不离世的心理。

【注释】

1、观身:佛教四种观行之一,即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中之观自身。此观行乃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而为烦恼黑暗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

2、割:此处为“离断”之意

3、卜宅:选择住宅

【翻译】

眺望兰若山高处,烟霞山嶂几多重。霜冻泉流依细石,晴日雪飘落长松。问法方知诗是妄,观身始觉酒病容。惜我未能离妻子,择地造屋依前峰。

【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767年(大历二年),当时杜甫寓居夔州。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引黄生语:“三四,景中见时,与王右丞‘泉声咽危石,日*冷青松’同一句法,然彼工在‘咽’字、‘冷’字,此工在‘冻’字、‘晴’字。”这一体认非常正确。杜甫与王维同时稍后,他在广泛学习前人,“转益多师”时,对王维显然也有所师法,但也融进了自己个人的创造。像这一联炼“冻”、“咽”二字,就与王诗区别了开来。

又是一次寻寺访僧,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像往常一样,受儒学熏陶极深的杜甫,要进入到一个禅境,颇费功夫。他穿云破雾、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山高处的兰若。此处景象果然别样:*霜已结冻,然而清泉仍然在细石上静静地流淌;白日高升,然而飞飞扬扬的雪花仍飘落在青松上。杜甫的这两句诗特别为人所称道。它是高山之上的自然景观,它是真实的叉是反常的。在这反常的真实之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奥义。为什么清泉不怕霜冻,为什么白雪不怕晴日,这高山之上究竟有一股怎样的力量。在这样一个超常之境,杜甫向真谛寺的禅师问法,而他获得了超常的心得。禅师对他怎样说法世人不知晓,但杜甫自身观念的变化却记载了下来。

杜甫本是一个以为“诗乃吾家事”,对诗歌创作很看重且又有着“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创作精神的诗人,但在问法之后,他再看诗,却将诗看作了虚妄。佛教本空,禅又不立文字,既如此,诗自然为妄。酒亦是杜甫的喜爱之物,但当他听禅师讲观身的修行之后,知道自身本有灵觉之*,而酒亦为乱*之物,于是便不再想喝酒。饮酒赋诗是文士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在禅师说法之后,杜甫对他一生中最为倚重的生活方式有了迥然有别的看法,可见禅法影响之深。不过,杜甫仍有不可割舍的妻室儿女之亲情。禅法吸引着他,亲情也难舍弃,他便在靠近真谛寺的山峰前选了一处屋址,居住下来。这样,既可参禅问法,又可不离妻小。有许多*文士都是这样满足自己出世不离世的双层心理需求的。

第5篇:哭宗密禅师翻译及赏析

《哭宗密禅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鸟道雪岑巅,师亡谁去禅。

几尘增灭后,树*改生前。

层塔当松吹,残踪傍野泉。

惟嗟听经虎,时到坏庵边。

【前言】

《哭宗密禅师》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为悼念宗密禅师逝世而赋写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宗密禅师的怀念,以及对其苦研佛法、普渡众生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

【注释】

①宗密:(780—841),俗姓何,西充人。因住终南山草堂寺圭峰兰若,人称“圭峰大师”。少通经史,负气节,有大志。公元807年(元和二年)赴京师应举,途遇道圆和尚说法有悟遂出家。太和时,奉召讲经,赐紫衣。著述百余卷。谥曰定慧禅师。

②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惟鸟可以飞渡。雪岑:雪山。

③塔: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宗密大师塔号曰“青莲”。

④听经虎:《高僧传》载有西域僧来中土讲经,曾使一恶虎感化,每日前来听经。此处暗用此典。

【翻译】

雪山之巅有鸟道,大师亡去无人禅。几案灰尘增几厚,林问树*改容颜。松风阵阵吹层塔,遗踪处处傍野泉。惟嗟从前听经虎,时来破败草庵边。

【赏析】

宗密,世称圭峰禅师,又被尊为华严五祖,他主张教禅一致。生前在终南山草堂寺南的圭峰兰若,诵经修禅,朝臣及士庶归崇者众。一旦亡化,弟子造塔,朝廷追赠,而禅者却自有禅者心境。贾岛该诗便是追慕其境界,追溯其精神。贾岛之诗风本就冷寂幽僻,一开篇他便以此笔调写出圭峰禅师达到了常人不能达到的境界。接着写几案增尘、岭树改*,渲染了圭峰大师亡化后的寂寞与哀伤,更是写出圭峰大师与大自然精神相通,这是从自然事物着笔。接着,作者换一个角度,写大师的遗踪:遗塔迎着泠泠的松风,遗迹尚留在野泉边上。大师确已离去,但他又不曾走远。看,那曾来听法的山中之虎,不还时时来到大师曾讲法修禅的庵边吗。大师走了,大师也留下了;诗题为“哭”,但全篇却静寂、清冷,似乎不带情感。惟此,才见出禅者的见地,才是禅者的悲歌。

第6篇:《木兰花》翻译赏析

中庭月*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庭院中,月*是那么清莹明亮,可数不尽的杨花飞絮飘过,竟留不下一点儿影子,只留下春的气息和淡淡的清香。

[出自]张先《木兰花》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释:

乙卯:即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寒食:清明节前的一天。

龙头舴艋:象蚱蜢一样的龙舟。舴艋:象蚱蜢式的小船。

吴儿:吴地的青年。吴兴古时为吴国属地。

笋柱秋千:竹制的秋千。笋柱:即竹竿做的柱子。

游女并:两位少女并坐荡秋千。

拾翠:采集花草。出自《洛神赋》中“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意为拾翠鸟的羽毛,后泛指女子野外游春。

踏青:郊外野游。

行云:这里比喻女子。

已放笙歌:乐声、歌声已经散去。放:消散。笙:乐器,泛指演奏音乐。

中庭:庭院中。

译文:

吴地的小伙子乘坐小龙船竞赛,竹架秋千上荡着成对的游女。去沙洲游春的女子天黑还不回家,郊外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浮云散尽,远山昏暗,笙歌停止,池院空寂。庭院洒满清朗的月*,无数柳絮轻轻飘过,看不到影子。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八十六岁在吴兴故乡度寒食节所作,反映出作者虽高寿而身心俱健,精力旺盛,情趣浓厚。上片句句置人物于美景之中,极富生活情趣。龙船、秋千、拾翠、踏青无不是佳节所有。更为鲜明生动。下片则由动转为静。由人去而夜静,由云散而月明,层层写来,描画了一个清明幽静的夜*。

这首词是张先八十六岁在故乡吴兴度寒食节时所作。上阕尽写白天游春的热闹场面,是由四幅场景,写的是吴地的四种传统习俗,两两对应组成,前两幅是特写,后两幅是泛写。第一句写吴儿竞舟。寒食节举行龙舟竞赛,是吴地相沿的风俗,可以想象一下宽阔的江面上万舟竞渡是多么的热闹激烈,气势宏大啊!第二句写游女成对儿荡秋千。在郊外临时搭起数座秋千,装饰华美,穿着节日盛装的少女们一定打扮的花枝招展,五颜六*,可以想象一下,荡秋千荡起的时候,彩丝纷飞,定是耀人眼目,欢声笑语。这两句,一句写男子,一句写女子,一句阳刚,一句*柔,一句写水上,一句写岸边,展现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和热闹场面。第三句写方舟拾翠。在江边的沙滩上,水中的洲渚上,长满了花花草草,这平时是鸟儿的天堂,如今,青年男女三三两两,结伴而来,在草地里找寻翠鸟的羽毛,仔细的,专心的,比赛着,吵嚷着,竟然忘了已是日暮时分,可见玩得兴致高昂,乐不思家。第四句写秀野踏青。在景*秀丽的郊野,游人往来不绝,幕天席地,罗列杯盘,把酒言欢,畅谈古今,心情舒畅,兴致高昂。总之,这四句极力渲染节日的热闹场面。但是这是属于青年男女的狂欢节,对于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词人来说,热闹是他们的,夜深人静时分才是真正属于他的。

下阕写夜深人静的幽静场境。第五六句写词人从白天喧闹中归来,歌儿*已经表演完毕,纷纷离去。这时天也黑了,远处的山也看不见了,屋里屋外也是一片安宁静寂,属于词人的世界来到了。第七八句写词人告别了白日的喧闹,回到了自家的庭院,可以享受一下月光下的静谧。此时,月亮已经升到高空,皓皓明月,把清辉洒满庭院,也洒在杨柳树上。微风拂来,无数的柳絮翻飞,在明亮的月光下飘过,竟然无影无踪,穿出院墙而去。在于别人是看不到如此景象的,只有无欲无求,内心清净,优游卒岁的老人眼中,才能抓住如此细微诗意的境界,让人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首词词风疏淡清丽,轻巧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精巧的构思,只有那一份清净让人回味无穷。

赏析二:

此词题为“乙卯吴兴寒食”,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上片从一旁观老翁的眼中写出热闹景象,在热闹的景象中仍含有宁静的心情;下片在幽静的月*下特意写了柳絮暗飘,亦可谓静中有动。

开篇写的是吴中健儿驾舞龙舟,在水面飞驶竞渡的壮观场面。舴艋是江南水乡常见的一种形体扁窄的轻便小舟,饰以龙头,就是乡民为节日临时装置的简易龙舟,虽无锦缆雕纹,却富乡土特*。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寒食是古代女子的一个节日,这一天姑娘们特别高兴,她们可以放下女红,走出闺房,双双对对,打着秋千,尽兴游乐。“笋柱秋千游并”句便说游女荡秋千。“笋柱”指竹制的秋千架。三、四句用一联工整的对句描写姑娘们拾翠、游人们踏青,乐而忘返的情景。“芳洲”、“秀野”使人想见郊野草木竞秀、春光明媚的诱人景*。“拾翠”原指采拾翠鸟的羽毛,语出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后亦泛指妇女水边野外游春之事。“踏青”即春天出城到郊外游览。古代诗词中常以踏青和拾翠并提,如吴融《闲居有作》:“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这一联泛写寒食游春的活动,与前面赛龙舟、打秋千相配合,有点有面,主次分明。词之上片着重写人事,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美好和游人的欢乐。

下片转为写景,通过静谧优美的夜景,反衬白昼游乐的繁盛。一动一静,互相映衬,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由动景换静景,画面跳跃很大,但过片却很自然:“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作结。后句说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字又引出下面的景语。

结拍以写景工绝著称。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张子野吴兴寒食词‘中庭月*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在世所传‘三影’之上。”月*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庭中一切景物都蒙上一层轻雾,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不仅如此,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又是一种情趣。

此词是一篇韵味隽永的佳作。整首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出一个有闲的耋耄老人所独有的心理状态。全词情景交融,艺术效果颇佳。有人说其末句堪与使作者闻名于世的“三影”合称“四影”,可谓深得此词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