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论》文言文及译文

发布时间:2024-03-03 10:25:40

原文: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李陵论》文言文及译文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译文:

《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古代的君子,奉行并不断追寻着这四个方面,如果一旦失去了它们,就不配做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儿子了。汉代的李陵出任上将,出兵征讨匈奴,我私下认为,他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是不忠,活着投降匈奴是勇,放弃先前的功绩是不智,招致后来的祸患是不孝,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是可以的,因而使自己的宗族灭亡了,可悲啊!

我读《史记》《汉书》,发现它们对李陵都没有明确的批评,私下为此感到很是疑惑。司马迁虽然是因为李陵而遭受罪责的,然而对李陵没有批评,是应该的吗?班固也跟着司马迁而没有批评李陵,还是应该的吗?按照《礼记》上说:“为*队谋划的人,失败就要死去。”所以失败而死,这是死得其所啊。然而李陵该死时却不死,能不得到批评吗?我看他最初带领步兵,深入到匈奴的领地,能用少数*队攻击众多敌人,用辛劳的*队击败准备充分、养精蓄锐的敌人,一再打仗一再胜利,没有谁能比他的功劳大的。然而到了士兵用尽、力量衰竭、锋锐遭受摧折而失败的时候,他不能够拼死一战,最终被活捉而投降了。

唉!丢掉国君的使命,挫伤国家的威风,不能够称作忠;向匈奴屈服,束手就擒成为俘虏,不能够称作勇;丧失战功在前,不要自己家庭的名声在后,不能够称作智;(只顾)自己免除罪行,而将灾祸转移到母亲身上,不能够称作孝。他却引用范蠡、曹沫来自比,又是多么荒谬啊!况且会稽的耻辱,不是范蠡的过错;鲁国蒙受羞辱,曹沫一定会讨回损失,所以这二位不死。然而李陵苟且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使自己受制于强敌匈奴,即使他真有拳拳报国之心,又有什么作为呢?那吴国、齐国,是越国、鲁国的敌国;匈奴是汉朝的外臣,作为大汉的将*被单于活捉,这是助长敌人(的气焰)而严重地侮辱了国家啊。况且这二位即使不死,也不会有李陵的投降的恶名;这二位如果被活捉投降,也不会有李陵的延及父母的祸患。考察这几件事的始末,李陵的事与这两位的事并不相同,然而李陵却自以为是仰慕(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是严重地失去了做臣子的道义啊。

我看李陵回复苏武的书信,他心中只是担心汉朝不明白自己,却没有自我反省这件事的始终。为什么呢?与其想要刺穿心脏自我表白,割下头颅表明心志,何如尽到臣子的节*献上生命来取信于国君呢?与其痛心母亲之死,悼念冤死的妻子,怨恨君王埋怨国家,何如舍弃生命坚守正义而死,从而解除亲人的祸患呢?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具体情况,而听信下面的流言,立刻对李陵的家人施加重重的刑罚,难道不是对不起李陵对汉朝立下的功劳吗?”我的回答是:假使李陵不苟且偷生,而能够接着死去,那么朝廷一定会将对他的赏赐延续到他的后代,刑罚也不会施加在他的父母亲族身上,李陵的战功足以冠绝当时,他的豪壮气节足以为后世垂范,忠、孝、智、勇四者都成立了,而且他的死将永垂不朽,哪有流言能涉及他啊!

所以不是该做的事,君子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到了该牺牲的时候,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可惜李陵不死,就失去了君子该行的正道。所以陇西的士大夫们以姓李感到惭愧,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吗?

第2篇:《李陵论》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译文:

《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古代的君子,奉行并不断追寻着这四个方面,如果一旦失去了它们,就不配做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儿子了。汉代的李陵出任上将,出兵征讨匈奴,我私下认为,他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是不忠,活着投降匈奴是勇,放弃先前的功绩是不智,招致后来的祸患是不孝,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是可以的,因而使自己的宗族灭亡了,可悲啊!

我读《史记》《汉书》,发现它们对李陵都没有明确的批评,私下为此感到很是疑惑。司马迁虽然是因为李陵而遭受罪责的,然而对李陵没有批评,是应该的吗?班固也跟着司马迁而没有批评李陵,还是应该的吗?按照《礼记》上说:“为*队谋划的人,失败就要死去。”所以失败而死,这是死得其所啊。然而李陵该死时却不死,能不得到批评吗?我看他最初带领步兵,深入到匈奴的领地,能用少数*队攻击众多敌人,用辛劳的*队击败准备充分、养精蓄锐的敌人,一再打仗一再胜利,没有谁能比他的功劳大的。然而到了士兵用尽、力量衰竭、锋锐遭受摧折而失败的时候,他不能够拼死一战,最终被活捉而投降了。

唉!丢掉国君的使命,挫伤国家的威风,不能够称作忠;向匈奴屈服,束手就擒成为俘虏,不能够称作勇;丧失战功在前,不要自己家庭的名声在后,不能够称作智;(只顾)自己免除罪行,而将灾祸转移到母亲身上,不能够称作孝。他却引用范蠡、曹沫来自比,又是多么荒谬啊!况且会稽的耻辱,不是范蠡的过错;鲁国蒙受羞辱,曹沫一定会讨回损失,所以这二位不死。然而李陵苟且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使自己受制于强敌匈奴,即使他真有拳拳报国之心,又有什么作为呢?那吴国、齐国,是越国、鲁国的敌国;匈奴是汉朝的外臣,作为大汉的将*被单于活捉,这是助长敌人(的气焰)而严重地侮辱了国家啊。况且这二位即使不死,也不会有李陵的投降的恶名;这二位如果被活捉投降,也不会有李陵的延及父母的祸患。考察这几件事的始末,李陵的事与这两位的事并不相同,然而李陵却自以为是仰慕(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是严重地失去了做臣子的道义啊。

我看李陵回复苏武的书信,他心中只是担心汉朝不明白自己,却没有自我反省这件事的始终。为什么呢?与其想要刺穿心脏自我表白,割下头颅表明心志,何如尽到臣子的节*献上生命来取信于国君呢?与其痛心母亲之死,悼念冤死的妻子,怨恨君王埋怨国家,何如舍弃生命坚守正义而死,从而解除亲人的祸患呢?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具体情况,而听信下面的流言,立刻对李陵的家人施加重重的刑罚,难道不是对不起李陵对汉朝立下的功劳吗?”我的回答是:假使李陵不苟且偷生,而能够接着死去,那么朝廷一定会将对他的赏赐延续到他的后代,刑罚也不会施加在他的父母亲族身上,李陵的战功足以冠绝当时,他的豪壮气节足以为后世垂范,忠、孝、智、勇四者都成立了,而且他的死将永垂不朽,哪有流言能涉及他啊!

所以不是该做的事,君子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到了该牺牲的时候,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可惜李陵不死,就失去了君子该行的正道。所以陇西的士大夫们以姓李感到惭愧,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吗?

第3篇:汉书李陵传原文及翻译

李陵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李当户的遗腹子。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汉书李陵传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汉书李陵传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③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④,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陵搏战攻之,千*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射单于,单于下走。陵*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吏持尺*,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

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即贰师将*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无功而还。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③辎(zī)重:粮草。④浚(jùn)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译文

李陵字少卿,年青时担任侍中建章监。他善于骑马射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名声很好。

汉武帝认为他具有李广的风范,命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二千余里。天汉二年,李陵在武台殿被召见,武帝说:“你是耻于做别人下属吧!我派遣*队这么多,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不使用马匹,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武帝认为他气节强盛便答应了他,(后)又传诏李陵:“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徘徊观敌情,如无所见,就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士兵,接着置马把相关情况报告皇上。”

李陵于是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与单于相对,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队居于两山之间,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下令:“听到击鼓声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匈奴见汉*人少,径直向前扑向汉*营垒。李陵挥师搏击攻打,千驽齐发,敌兵应弦而倒。匈奴*败退上山,汉*追击,杀敌数千。单于大惊,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战且退,南行几天,抵达山谷中。连日苦战,很多士卒中箭受伤,三处受伤者便用车载,二处受伤者驾车,一处受伤者坚持战斗。李陵说:“我*士气不如前,又鼓不起来,是何原因?*中难道有女人么?”原来,*队最初出发时,被流放到边塞的关东众多盗贼的妻女随*作了士兵们的妻子,大多在车中藏匿。李陵把她们搜出来,用剑杀掉了。第二天再战,斩敌首三千多。

汉*南下,一天五十万支箭都消耗掉了,立即弃车而退兵。汉*深入到峡谷之中。单于断了汉*后路,就山势下投垒石,士兵很多死了,不能行进。黄昏后,李陵换上便衣独步出营,拦住左右说:“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去生擒单于!”过了很久,李陵才回来,叹息说:“兵败如此,惟求一死!”*吏有的说:“将*威震匈奴,皇上不会顺从您(死的意愿),像浞野侯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皇上仍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何况对将*您呢!”李陵说:“您别说了,我不战死,不为壮士。”于是他要部下把旌旗都砍断,以及把珍宝埋藏在地下。李陵感叹说:“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以逃跑了,可现在无武器再战,天一亮就只有坐着束手待擒了!”夜半时,匈奴数千骑兵紧追,李陵说:“我无脸面见于是投降了。

单于很看重李陵,把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昭帝即位,就派李陵过去的好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一同去匈奴招李陵归汉。李陵叫着任立政的字说:“少公,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耻辱,我该怎么办!”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第4篇:文言文《李陵论》练习题

白居易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李陵策名上将策名:出仕,为人之臣

b.罪逭于躬,祸移于母逭:免除

c.酌其本末,事不相侔酌:斟酌、考虑

d.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爱:怜爱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直接表现李陵失君子之道的一组是(3分)

①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②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③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④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⑥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认为,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这不同于范蠡、曹沫的忍辱负重的行为,司马迁、班固等史学家对这种变节行为也没有进行应有的批判。

b.白居易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出发,批评了《史记》《汉书》对李陵变节没有明讥的做法,他觉得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李陵一个都不符合。

c.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李陵不能死战的苦衷,反而听信流言,对李陵宗族施以重罚。白居易对此也深表同情,认为李陵功大于过。

d.在白居易看来,李陵如能舍命取信、忘身守死,这是死得其所,必能死且不朽;可惜李陵不死,结果自毁声名,移祸亲人。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3分)

(2)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3分)

(3)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3分)

第5篇:李生论善学文言文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收录在《第八届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中,这是一篇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学习的文言文,阐述了“学习重在善于思考,要不耻下问”的道理。以下是小编带来李生论善学文言文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注释

(1)善:善于,擅长

(2)还:(xuán)通“旋”,转身。

(3)故:特意,故意。

(4)厌:满足。

(5)信:真的。

(6)说:(yuè)通"悦",高兴。

(7)罔:通"惘",困惑。

(8)志:通"记",记住。

(9)说:(shuì)劝说。

(10)愠:恼火,恼怒,生气。

(11)迨:(dài)等到。

(12)不敏:不聪明,古代人用来称呼自己,表示谦虚的词。

(13)而:表示承接

(14)其:他的。

(15)或:有人

(16)谓:说。

(17)悉:都。

(18)谢:道歉。

(19)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让我把你的话当做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昭:表明,显示

(20)烔戒:明显的警戒。

(21)逾:超过。

(22)蹉跎:光*消逝,事无进展

(23)盍:何不

(24)益:更加

(25)虽:即使

(26)耻:以...为耻

(27)贵:以...为贵

(28)但:只

(29)夫:句首语气词

(30)道:正确的道理

[李生论善学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第6篇: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全文及翻译

李生论善学者阐述了“学习重在善于思考,要不耻下问”的道理。下面是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全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善:善于,擅长

(2)还:(xuán)通“旋”,转身。

(3)故:特意,故意。

(4)厌:满足。

(5)信:真的。

(6)说:(yuè)通"悦",高兴。

(7)罔:通"惘",困惑。

(8)志:通"记",记住。

(9)说:(shuì)劝说。

(10)愠:恼火,恼怒,生气。

(11)迨:(dài)等到。

(12)不敏:不聪明,古代人用来称呼自己,表示谦虚的词。

(13)而:表示承接

(14)其:他的。

(15)或:有人

(16)谓:说。

(17)悉:都。

(18)谢:道歉。

(19)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让我把你的话当做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昭:表明,显示

(20)烔戒:明显的警戒。

(21)逾:超过。

(22)蹉跎:光*消逝,事无进展

(23)盍:何不

(24)益:更加

(25)虽:即使

(26)耻:以...为耻

(27)贵:以...为贵

(28)但:只

(29)夫:句首语气词

(30)道:正确的道理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文言文李生论善学者全文及翻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