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上的明珠

发布时间:2024-02-20 05:07:07

白洋淀是华北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风景优美。星期天,爸爸妈妈终于带我一起去白洋淀游玩了。我们开上车高高兴兴地出发了,一路上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到了。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芦苇。它们随风摇摆着身子,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淀下的水漾着波纹,鱼儿欢快地游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坐上小木船,小木船晃晃悠悠的,像坐在摇篮里似的。淀里的水碧绿碧绿的,清澈见底。我弯身捧起一把水,水的清凉一下子传到了我身上,真惬意!

我们在荷叶丛中穿行,满淀的荷叶犹如碧绿的大盘,将我们包围住。于是,我们仿佛置身于碧绿的人间仙境中。粉里透红的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荷花仙子从荷叶中钻出来,向我们展示她美丽的身姿。时不时有几只小蜻蜓掠过,这不禁让我想起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阵微风吹过,淀上的波纹一圈圈荡漾开来。身为仙子的荷花禁不住跳起舞来,而荷叶就变成了荷花的碧绿舞台。这时,我突然发现一群金鱼跟着船游动。大大的眼睛、金红的身子和尾巴。哦,她们大概是荷花仙子的使者吧!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什么时候,晚霞映红了湖面,五彩斑斓。我陶醉在这人间仙境中。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华北明珠——白洋淀。

第2篇:《华北明珠白洋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河北人,不知您是否去过我们河北白洋淀?白洋淀自古以来就以风景秀丽闻名于世,素有“华北明珠”“北国江南”之美誉。一年四季,景随时移。春季芦苇丛生,满湖青翠;夏季荷花初绽,风光旖旎;秋季芦花纷飞,鱼鸭满淀;冬季湖面*封,莹润如玉。白洋淀除了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外,更有着灿烂的*文化。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我为河北有白洋淀而感到骄傲,更想让我们的孩子通过文章了解它,享受它。所以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课《华北明珠白洋淀》。

《华北明珠白洋淀》这篇课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风光秀丽的北方水乡白洋淀,文章字字如诗,句句如画,以夏秋两季为例,描绘出了白洋淀的美丽风光。课文写夏季时,侧重写景。作者抓住了一望无际的芦苇,挨挨挤挤的荷叶、摇摇摆摆的荷花、在湖中徜徉的渔舟、翻飞的鱼网等景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了白洋淀独特的水乡景*,同时也暗示着白洋淀的物产非常丰富。写秋天时,重点描绘了白洋淀的妇女编织苇席的劳动情景,她们席地而坐,说笑着,编织着。一根根苇篾在她们手下飞起来,一张张苇席从她们手中编出来。强调白洋淀景美人更美。白洋淀的美更表现在自然与人类活动构成的一幅融融*的画卷——人在自然风景中,自然风景也因人的存在而更加美丽。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其中,指导学生反复品读,理解想象,体验情感,激发学生对白洋淀的向往、喜爱以及为之骄傲的情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展开想象,体验人与自然的*,产生为白洋淀而骄傲的情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此,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根据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首先,在“走近白洋淀,感受风光之美”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向学生展示白洋淀的美丽风光。在华北平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白洋淀。白洋淀由九十多个浅水湖组成,湖边长满了芦苇。大大小小的村子就分散在相连的河淀上。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和教师优美的语言中,学生很快走进了风景怡人的白洋淀,产生了对白洋淀进一步了解的渴望。此环节为下一步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

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读‘白洋淀’,体味语言之美”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这一环节中采取了读句子想画面,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品味的方法。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后,让孩子们再次走入文本,边读边想象:白洋淀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通过哪些语句体会到的,读一读,读出自己对白洋淀的喜爱。同学们通过读中想、读中悟的方法,反复诵读,感悟到了白洋淀的种种美。学生们有的体会到了白洋淀景*的美丽,或对壮观的苇海情有独钟;或迷恋于亭亭玉立的荷花;学生读的片断还有的学生通过渔民捕鱼、妇女编席的劳动场景感受到了人情美。学生读的片断在同学们感受到白洋淀景美、人美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升引导:同学们,白洋淀有这么美丽的景*,更有那么多勤劳的*,这样的景美、人美让你又有什么感受呢?孩子们进一步读出了人景合一,人与自然的融融*之美。在自主、愉悦、开放的阅读空间中,学生全面参与,师生互动,再加上教师适时的阅读反馈,孩子们*荡漾,完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之中,通过想象诵读、小组分角*合作表演读等方式读出了苇海的壮观、荷花的美丽、劳动的乐趣、丰收的喜悦……学生读的录像画面停

此时,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人人产生了对白洋淀的向往和喜爱之情。但是,作为河北人仅仅有对白洋淀向往和喜爱是不够的,白洋淀还有着那么丰富的物产资源;那么光荣的*历史,那么厚重的文化底蕴。于是我抓住时机,创设“游赏白洋淀,升华情感之美”这一环节。白洋淀是我们河北的骄傲,我们应该为拥有白洋淀而自豪,也应该更加全面地了解白洋淀,请你利用文本或搜集的各类资料夸夸白洋淀。于是,我们把白洋淀带进校园、带进教室、带进孩子们心中。孩子们有的展示了白洋淀野生鸟类的图片、美味的菱角和莲藕、精美的苇席,让大家了解了物产丰富的白洋淀;有的利用电影《小兵张嘎》的片断讲述了白洋淀光荣的*历史;还有的带来了著名作家孙犁“荷花淀”文学流派作品《白洋淀纪事》。此时此刻“华北明珠白洋淀”七个字已随它的景美、人美、*美、内涵美深深地融入学生的内心。至此,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为白洋淀骄傲与自豪的情感达到高潮。

这节课就这样在开放的课堂中、在学生对白洋淀无限的向往中、在师生为之骄傲的情感中结束了,而我与孩子们仿佛仍沉浸于那拥有迷人景*、英雄历史、浓郁文化的白洋淀。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力求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努力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以读为主要途径,以文本为主要依据,注重阅读反馈,让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充分体会语文的魅力,尽情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更欢迎大家到我们美丽的白洋淀做客。谢谢!

第3篇:被抽空的华北平原

对大地的过度索取和开发,让空心危机日渐逼近*。

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浅层漏斗和深层漏斗在内的华北平原复合地下水漏斗,面积732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6%;而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在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时,亦频频遇到了因为过度开发地下空间而导致地陷的问题。

有数据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我国每年从地表和地表深处开采出超过50亿吨的矿产品。这足以改变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产生了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

在山西,因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仅去年因矿山开发导致的地面塌陷及采矿场破坏土地就达20。6万亩,300万人受灾;而在江苏徐州,为了治理因为采矿而产生的坍塌区,当地的矿务集团正在绞尽脑汁地计算着所花费的每一笔资金。

本报记者崔�特约记者温阳东发自*、河北

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域300多个,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严重超采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

这是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琪洋10月28日对媒体公布的数字,当天,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在京正式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地下水的安全问题得到国家部委前所未有的重视。

地下水超采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地表沉降是最为突出的威胁。

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以下称[水环所")副所长张兆吉在年初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浅层漏斗和深层漏斗在内的华北平原复合地下水漏斗,面积732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6%。

过度攫取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根据*地质调查局2008年发表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综合研究>,华北平原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4。4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923。86亿元,累计损失达3328。28亿元。

对于漏斗区的恢复,许多人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封井,即禁止地下水的开采,然而,在人均水资源仅是全国15%,不到世界人均4%水平的华北平原,放弃使用地下水几乎不可能。

抽空的地下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开始就做地下水的研究,甚至我的父母也是研究地下水的,我们对地下水的感情特别深,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水环所研究院费宇红是张兆吉的项目合作人,她告诉本报记者,上一辈的地下水研究者基本只着眼于如何挖掘利用地下水的潜能,至于如何保护,并没有人意识到有这样的问题。

[华北的百姓有个说法,叫`十年九旱`、`十年就涝`,也就是说,十年中有九年都会遇到旱灾水灾的困扰,春天庄稼要开始长的时候往往就是大旱,而到了庄稼要收的秋天,很可能就突然下一场暴雨,洪水把田地房屋一下都冲垮了,应对的方案就是修水库、打井,1963年的一场大洪水,让国家其后两年在流域上游修起了一座座的水库。"费宇红所指的大洪水发生则是华北平原上范围最广的海河流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当时水库水的用途主要就是城市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其中灌溉用水是大头,但没想到后来城市的用水量越来越大,灌溉基本上用不到了。"费宇红说。

但让人措手不及的是,水库修建之后的几十年内,华北平原进入了一个枯水期。1979年至今的30年来降水量年均减少74。9毫米,降水资源量减少了104。3亿立方米。而另一方面,地区内人口比起80年代初增加了37%,人均水资源量急剧减少,从1952年的735立方米直降到2009年的302立方米。

气候只是一方面,更大的影响却是人的活动。

[水库的好处是用水方便,但同时也加大了区内的水面面积,换句话说,蒸发的面积加大了,蒸发的总量也加大了。"费宇红介绍,华北平原的年均蒸发量高于1500毫米,是降雨量的数倍,但这并不意味着水资源留不住,因为只有水面才有这么高的蒸发量,[地下水显然是蒸发不了的,但很多水库都陆续做了防渗漏处理,水根本到不了地下去,只能白白地挥发掉。"

干旱越来越频繁,而粮食生产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农民只能从地下寻找所需的灌溉水资源,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打井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在60年代的时候,水环所所在的正定地区地下水只有[一扁担深",而如今浅层地下水水位深度却已经大于30米。而在平原东面的沧州,由于浅层水盐度高,无法使用,一直依赖深层地下水,井深从100米一直延伸到400米、500米。

根据官方在2010年的通报,华北平原地区几十年来共超采地下水1200亿立方米,远大于减少的降水资源总量,换句话说,即使气候不转向,也无法阻止超采的发生。

根据水环所多年来的监测和研究,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分水线在50年代、60年代基本是平行分布,而到了1970年,围绕超采区域形成的地下水漏斗已经形成,并在80年代、90年代急剧加深。

到2005年,最为严重的沧州漏斗中心水位已经是103米。

[对于浅层地下水超采的地区而言,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只要集中下几场大雨就能将水位补上来,但深层地下水超采的地区必然会造成地质沉降问题,深层的地下水补充非常困难。"费宇红解释说。

事实正是如此,在1970年,沧州地区的沉降仅为9毫米,而1998年到2001年之间,沧州地区的累积沉降量约450毫米,到了2005年,沉降中心累积沉降量已达到2457毫米,地面沉降的速率在加快。

干淀危机

地下水的漏斗只能通过科学监测来了解,但超采同样能够在地表的湿地上表现出来,而湿地的荣枯正是地下水资源量最直观的标志。

位于*南面160公里的白洋淀,正是华北地下水资源最好的晴雨表。80年代至今,这个曾让作家孙犁沉迷一生的华北大湿地已经数度[干淀",在1983-1985年,更是连续5年滴水不进,水生生物完全灭绝。

[`干淀`问题和地下水是有密切关系的,也就是说泉水是往外冒,补给地表水,但是现在地下已经成了一个漏斗,上面地表的水就漏到地下去了,所以白洋淀存不住水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绍凤对时代周报分析道。

在地理上,白洋淀属于大清河水系,也是海河流域的一部分,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拒马河等在这里汇流之后,从赵北口闸口进入大清河并在天津入海。

10月31日,大约经过了两个小时,记者乘坐今年70岁的马大爷的船从小田村来到赵北口的河道闸门,却看到闸门紧闭,白洋淀内没有一滴水流出,最后只好怏怏折回。

[这个闸门多年来基本是不开的,据说只有水位高于8米的时候才会开闸泄洪,可是你看,这河道水深基本也就3米,而且这水也不是原来的,只是从黄河调过来的,还得花钱买,村里开旅店的都要分担调水的钱。"据马大爷介绍,由于今年雨水稍多,白洋淀水位比往年稍微高了点,但离正常的水位还有相当的距离。

尽管如此,大清河水系的支流今年依旧没有任何水流入白洋淀,常年不流动的水面失去了自净能力,呈墨绿状,而靠近村庄的水域,由于生活污水的加入,更是臭不可闻。

[上游都修了一个一个的水库,怎么还会有水下来,要水的话都得河北省去跟山西省买,凭安新县根本做不到这样的事,后来实在没办法了,省里就跟山东买来了黄河水。"马大爷回忆说,自从70年代水库陆续修好之后,白洋淀就开始[干淀",在1983年,更是长达五年完全干涸,河床裸露,鱼虾灭绝。

[那个时候,我们都到白洋淀里种地了,拖拉机也直接在淀里开,谁知道1988年,突然就来了洪水,才又开始在水里养鱼养虾收芦苇。"马大爷多次跟记者强调,真正的白洋淀是在日本人占领的时候,那时候河道开着30-50吨的粮食船,一直开到天津。

所谓的[干淀",其实并非指类似于1983年的水面完全干涸,而是指白洋淀蓄水量在5000万立方米以下、水位在6。5米以下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调水补救,白洋淀就很可能完全干涸。从1970年开始,白洋淀就发生[干淀"十余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06年,最后终于在水利部的主持下,海河委和黄河委协调启动了[引黄济淀"工程,化解了危机。

尽管有北方水乡的美誉,但白洋淀地区依旧没有逃离漏斗的命运。

根据贾绍凤的研究,白洋淀流域平原区的地下水平均埋深从1974年的3。95米下降到2007年的20。79米,平均每年下降0。51米,且年下降速率基本呈上升趋势,2007年的最大埋深更是达到43。77米,丝毫不亚于其他缺水地区。到2007年,保定市区、顺平、清苑、徐水局部围绕满城县,已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地下水降落大漏斗群。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白洋淀进行大规模调水之后,漏斗情况有所改善。

2000年,在白洋淀沿岸的安新县中部和高阳县东部曾有明显的局部漏斗,但到2007年时,这两个漏斗都不明显了。其原因与白洋淀生态补水保持一定水面后湖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有关。

调水救急

[引黄入淀",被认为是挽救白洋淀生态的关键工程。

在2006年实施[引黄入淀"之前,河北省*从1992年就开始调水补充干枯的白洋淀,包括从远至邯郸的岳城水库调水,但基本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只是在华北平原内部进行调剂,能调的水量有限。

[引黄入淀"则从黄河位山引黄闸开始,从刘口闸进入河北境内,为衡山湖、白洋淀以及天津调水,位山闸到白洋淀段距离为399公里,总调水量一般为7亿立方米左右,到达白洋淀的水量为0。5-0。7亿立方米。值得注意的是,[引黄入淀"途经沧州等多个漏斗区。

[`引黄入淀`只是经过沧州的边上,对沧州影响比较小,引水量也不是很大,但是对引水线的地下水的补给作用是有的,大部分都能在沿途渗漏下去。"贾绍凤分析说。

费宇红则认为,[引黄入淀"对近几年沧州遏制住漏斗加剧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2005年后虽然沧州的深层地下水位尚未回升,但下降速度已经比过去大大减缓了,原因就是沧州调来了黄河水,可以有条件封井,停止开采地下水。在封井的情况下,地下水位是可以逐年慢慢恢复的,尽管时间会比较长。"

水利部海河委的老专家董汉生1992年曾论证[引黄入淀"工程,但没想到这一工程十多年后才得以实现。他当时认为,与耗资巨大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引黄入淀"投资小,见效大,能有效减缓华北的缺水问题。

引黄7亿立方米的调水量与华北平原每年200亿立方米以上的地下水开采量相比,显然有些杯水车薪,并且由于黄河本身水质污染严重,泥沙含量大,水资源的价值并不大,而南水北调的规划调水量则高达130亿立方米,并且选取了水质较好的汉江。

[我个人观察是整个海河流域的用水量近年来基本上在下降,在南水北调之后,基本上可以替代超采的地下水,可以让地下水得到逐步的恢复。"贾绍凤对南水北调的期望甚高。

但地下水专家费宇红则表示了担忧,[毕竟平原地区那么广大,而南水北调的水只能用于干渠沿线,水价也较高,农民用不起,农业灌溉用水占超采的80%以上,调水可以解决城市的用水问题,对于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并不能完全解决。"费宇红认为,更为治标的办法还是节水,包括加强抗旱作物的推广、灌溉方式的改变等。

相对于超采,费宇红对目前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更为担忧。虽然从2005年以来,张兆吉、费宇红的团队已经对华北、华东、珠三角等平原、三角洲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陆续进行了调查,但却都只是初步的了解,甚至对污染水源的流动速度,依旧无从了解。

[所以这次*的规划还是从*入手,只有充分摸清楚了家底,我们才好动手进行治理。"费宇红介绍说,目前对于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还只是在调查阶段,至于治理,更是极为长期的过程,[比如说有机污染,比无机污染还容易致癌,美国人90年*始着手处理时认为需要100年时间进行治理,而我们则只是近几年才刚刚开始。"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提出,未来将总投资346。6亿元用于地下水污染防治,抓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也许,迅速地构筑稳固的地下水防线,才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案。

第4篇:华北平原地区复习

华北平原地区

一、地理位置:

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二、人文地理特征:

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优惠的国家政策;自然资源丰富;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较完善。

三、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为主,从西向东分冲积扇平原(缓斜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三部分。

(2)气候:

(3)植被:

(4)水文:河流含沙量大(黄河形成地上河);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黄河山东河段有凌汛)。(海河:石家庄、天津;黄河:郑州、济南;淮河:安徽、江苏、洪泽湖)

(5)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但盐碱化严重。

四、重点把握五方面

1、平原地形三部分的成因、特征。

山麓冲积扇(缓斜平原):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出山口处由于水流速度减缓而堆积形成的地形。(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是华北平原农作物产量最高的地区。)

冲积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主体部分,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地势低洼,不便于排水,易发生土地盐碱化,是华北平原的农业低产田主要分布地区。

滨海平原:位于沿海地区,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地势低洼,不便于排水,极易发生涝灾,是华北平原湿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2、平原地形对气候(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的影响:重点从地形和海陆位置方面考虑。

3、旱涝、盐碱、风沙三大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1)旱涝

春旱:①春季升温快,蒸发旺盛;②降水稀少;③农作物需水量大;④不合理的开垦使地

表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解决措施:开源、节流)

涝灾:①降水集中,且变率大,夏季多暴雨;②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蓄洪、泄洪能力不足;③不合理开垦使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④上游水土流失加剧,使下游河湖淤塞严重,调洪能力降低。(解决措施:上游保持水土,下游疏通河道、分洪、固堤)

(2)盐碱

水盐运动规律: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平稳。

产生原因:①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中盐分向地表集中;②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③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治理措施:①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②利用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农业技术措施(地膜覆盖、喷灌、滴灌)和工程措施(鱼塘--台田、阻碍水盐运动)使土壤脱盐。

(3)风沙:①干旱季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表干旱易起沙;②春季多大风;③地势起伏和缓,缺乏风力屏障;④人类不合理开垦,出现沙漠地,使风沙肆虐

4、鱼塘--台田模式。

(1)发展鱼塘-台田的原因:

①地势低洼,多涝洼地、盐碱地;②中低产田多,后备耕地潜力大;③人地矛盾突出。

(2)发展鱼塘-台田农业的意义:

①因洼制宜,既治理了低湿洼地,又改造了盐碱地;

②发展多种经营,可以减轻土地压力,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③农、林、牧同步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生态系统。

(3)鱼塘-台田与基塘生产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是立体农业、生态农业、混合农业模式。②都是洼地挖塘,塘中养鱼,基上发展种植、林果业。

原因:①两地地貌结构相似,都是地势低平的平坦地形,且都形成低洼和岗地、丘地交错起伏。②低洼地掘土挖塘是有效利用土地的好办法;③台田、基上则适宜发展种植业。不同点:

①农作物种类不同;②利用的具体目的不同:珠江三角洲为充分利用水热而创造了[塘基农业"的生态模式;黄淮海平原创建[鱼塘-台田"模式治理了低湿洼地,改造了盐碱地。

五、水问题

1、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2、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3、洪灾产生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4、饮用水安全:

污染物来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

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其次是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再次是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后是污水倒灌入蓄水池溢流管。

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是: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

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多年来定西人因地制宜,总

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治理开发模式为()

a.鱼塘-台田模式b.立体农业模式

c.基塘生产模式d.小流域综合整治

14.该治理开发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d.森林减少

第5篇:华北平原小学作文

走进华北平原,你会觉得好像沉浸在神奇的世界里。

冬天,许多杨树的树叶都落了,只剩一根光秃秃的树干和干枯的树支和树干。你看那里有一只野兔,它正在刨开厚厚的积雪寻找草呢。小麻雀也在为冬天烦恼呢,它只好缩起来看着比以前小了许多多—冬天是动物们生活最困难的季节。

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叔也抽出了新的枝条,小草也脱下了“被子”“起床”了。春天来了!田野里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儿:有梨花,苹果花,还有可爱的草莓花说也说不尽。蚂蚁一个个都出来找东西吃了,蜜蜂也走运出了家门,开始寻找鲜艳的花儿,小公鸡长出了一副美丽的羽毛,你看他正在向母鸡们炫耀呢。

夏天一片又一片的树叶把这里封的严严实实得,在大树下你会感到非常凉爽。每到中午知了们就开始叫了,他们用那独特的音乐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秋天,许多树都干枯了,他们的叶子也变黄了。这时玉树显得更加翠绿了。秋风轻轻地抚摸着树林,这时树林里下了一场落叶雨,就像成百上千只蝴蝶从空中飞舞着飘落。各种农作物也都熟了:玉米,苹果,梨说也说不尽。蚂蚁忙起来了,不停

第6篇:华北平原四年级作文

走进华北平原,你会觉得好像沉浸在神奇的世界里。

冬天,许多杨树的树叶都落了,只剩一根光秃秃的树干和干枯的树支和树干。你看那里有一只野兔,它正在刨开厚厚的积雪寻找草呢。小麻雀也在为冬天烦恼呢,它只好缩起来看着比以前小了许多多—冬天是动物们生活最困难的季节。

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叔也抽出了新的枝条,小草也脱下了“被子”“起床”了。春天来了!田野里开满了各种美丽的花儿:有梨花,苹果花,还有可爱的草莓花说也说不尽。蚂蚁一个个都出来找东西吃了,蜜蜂也走运出了家门,开始寻找鲜艳的花儿,小公鸡长出了一副美丽的羽毛,你看他正在向母鸡们炫耀呢。

夏天一片又一片的树叶把这里封的严严实实得,在大树下你会感到非常凉爽。每到中午知了们就开始叫了,他们用那独特的音乐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秋天,许多树都干枯了,他们的叶子也变黄了。这时玉树显得更加翠绿了。秋风轻轻地抚摸着树林,这时树林里下了一场落叶雨,就像成百上千只蝴蝶从空中飞舞着飘落。各种农作物也都熟了:玉米,苹果,梨说也说不尽。蚂蚁忙起来了,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