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发布时间:2024-02-14 06:39:57

<咏怀古迹·其一>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
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鉴赏]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第2篇:咏怀古迹・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咏怀古迹·其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译文]
草木摇落深深地体会到宋玉悲秋的原因,风流儒雅可以做我的老师。面对千秋往事惆怅不已,洒下泪水,虽然生在不同的朝代,但萧条感相同。江山故居空留下文采,云雨荒台难道是梦想?最可叹楚主宫殿已经不存在,船夫还指点猜疑。
[鉴赏]
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这诗便是诗人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体验深切;于精警议论见山光天*,艺术独到。
杜甫到江陵,在秋天。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其辞旨又在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与杜甫当时的情怀共鸣,因而便借以兴起本诗,简洁而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上有抱负的志士。“亦吾师”用的是王逸的说法:“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这里借以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表明这首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以述其志”。所以次联接着就说明诗人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所以用了“空”字。就像眼前这巫山巫峡,使诗人想起宋玉的两篇赋文。赋文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心它的兴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点点,谈论着哪个山峰荒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时。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前人说“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恰好与杜甫的原意相违背。
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亲临实地,亲自凭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在诗中显露出来。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绪悲怆,本来无心欣赏风景,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都从感慨议论中出来,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满诗人的哀伤,诗人仿佛是泪眼看风景,隐约可见,其实是虚写。从诗歌艺术上看,这样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它紧密围绕主题,显出古迹特征,却不*予以描写,而使其溶于议论,化为情境,渲染着这首诗的抒情气氛,增强了咏古的特*。
这是一首七律,要求谐声律,工对仗。但也由于诗人重在议论,深于思,精于义,伤心为宋玉写照,悲慨抒壮志不酬,因而通篇用赋,在用词和用典上精警切实,不被格律所拘束。它的韵律*,对仗工整,写的是律诗这种近体诗,却有古体诗的风味,同时又不失清丽。前人认为这首诗“首二句失粘”,只从形式上进行批评,未必中肯。

第3篇:咏怀古迹・其五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咏怀古迹·其五>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务劳。
[译文]
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千古流芳;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肃穆清高。天下三分的局势,是经他策划运筹;千百年来,他才能象鸾凤振羽云霄。他辅佐刘备,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指挥从容镇定,萧何曹参不能比超。时运不好,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心志虽坚,终因*务繁艰死于积劳。
[鉴赏]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也。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故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选:如果把首联比作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

第4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第5篇: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背景:

本诗原是一组诗,共五首,为<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写成的。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一组诗里有全首咏怀的,有单咏古迹的,也有借古咏怀的。本篇是第三首属第三类,当时作者因寓居在王昭君的故乡,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大意:

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咏叹的题材,杜甫此诗独以深刻感人而警动千古。诗人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加深了诗歌的内涵。首联发端突兀,气势极盛,点出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颔联述昭君遭遇,不发议论而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格。后四句指斥君王昏月贵,致使昭君遗恨千古,从又一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她的不幸。

名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省",即省约、省略的意思。[省识",约略地看着。[春风面",形容青春美貌。此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视她的青春美貌了,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道。[环珮"句是说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此句除讽刺汉元帝之外,也写出了王昭君怀念故园之心永远不变。 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妪,<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

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第6篇: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原文]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

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称他的诗为[史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黑暗、*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 <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在当代,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

杜甫不只在*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

在日本拥有和在*一样的名声。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杜甫也是美国作家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最喜欢的作家。

[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其三>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是感事而暗喻感怀。昭君本是宫中第一美女,只因元帝昏庸按图招幸宫女,而昭君不肯行贿,招致遗骨塞外,即使思念故国,也只有月夜归魂,抱憾终生。诗人借昭君之怨一是感当时宁国公主之怨。当时唐朝依靠回纥来平定安史叛*,回纥骄横,唐朝被迫用公主下家来结好回纥,临别时,公主哭道:[国家事重,死且无憾!"肃宗流泪而还。诗人写昭君怨,正是借来表达宁国公主的怨恨。二是感恨自己遭遇。元帝昏庸不识美恶,令昭君远嫁塞外,与诗人因忠谏而遭贬斥的遭遇相符。正是悲昭君以悲自身。

[注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韵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翻译]

群山万壑随着江流奔赴荆门,昭君生长的地方现在还有村落。一离开紫台就和沙漠连在一起,只留下一座长着青草的坟墓向着黄泉。只凭画图约略地看宫女的容貌,环佩声响,只有魂魄月夜归来。千年

琵琶*奏胡音胡调。分明是怨恨之情从乐曲中抒发出来。

[评析]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

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

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的乐器,经常*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

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

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讲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首联: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湖北荆门山,这里遗留有明妃生长的秭归香溪村。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指出:[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诠>也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这种烘托渲染的手法, 不乏先例, 如<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 骏极于天。维岳降神, 生甫及申。"之后的元稹<寄赠薛涛>诗:[锦江滑腻峨眉秀, 生出文君与薛涛。"手法也如出一辙。对于这种写法,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但昭君决不仅仅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肌的柔弱女子,而

是一位不向恶势力低头,能承受巨大痛苦的女中丈夫,这一点也是杜甫最钦佩的,所以诗的背景伟岸阳刚。这两句诗,大小映衬,动静相间,不仅使画面显得生动,同时使诗的意境更深一层。自然界无穷的生命力,加重了[物在人亡"的惆怅情绪,巧妙地为全诗确定了悲壮的基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颔联:一别汉宫便与北方的荒漠连在一起,最后只留下孤独青冢向着漠漠黄昏。写昭君悲剧的一生,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江淹<恨赋>:[若夫明妃去时, 仰天太息。紫台稍远, 关山无极。摇风忽起, 白日西匿„„望君王兮何期, 终芜绝兮异域。"可以作为这两句诗内容的补充。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此联可谓字字有神。[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画工曾经辨识美女昭君娇丽的面容,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独自归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朱鹤龄认为:[画图之面,本非真容,不曰不识,而曰省识,盖婉词。"(<杜诗详注>引语);浦起龙也说:[`省识`只在画图,正谓不`省`也。"(<读杜心解>)[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宋人姜夔在<疏影>词中, 直接翻用杜诗:[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可谓深得杜诗韵致, 同样风流摇曳。萧涤非在<杜甫诗选注>中说:[二句刺元帝之昏庸。上句承第三句,追述所以远嫁异国之故。下句承第四句,言昭君死犹不忘故国。"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

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千百年来琵琶*奏异乡的哀怨乐曲,分明倾诉着她内心不止的怨恨情怀。最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收束全诗。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据<琴*>:昭君在匈奴, 恨帝始不见遇, 心思不乐, 乃作怨思之歌。[怨恨曲中论", 即怨思之情从*奏琵琶的乐曲中诉说出来。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五九[琴曲歌辞"有<昭君怨>一首, 卷二九[相和歌辞"有<明君词>、<昭君叹>等吟叹曲。所谓[怨恨曲中论"就是指这类咏昭君的曲子。[怨恨", 就是怨自己远嫁, 恨汉朝无恩。[千载", 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 以见昭君怨恨之深, 且与首联[尚"字遥相响应。[分明"则说明乐曲主题鲜明, 怨恨之情, 溢于言表。宋人欧阳修<明妃曲>:[身行不遇*人, 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 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 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家争按新声谱, 遗恨已深声更苦。"不啻是这两句诗的最好注释。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

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诗写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清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中说:[此篇温雅深邃,杜集中之最佳者"。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网师园唐诗笺>亦说:[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唱?"确实如此。<杜诗胥*>里说:[子美既竭心思,以一身之全力,为庙算运筹,为古人写照,一腔血烟,万遍水磨。"才真正是读懂了杜甫。

[鉴赏]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咏叹的题材,杜甫此诗独以深刻感人来警示千古。诗人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寄于其中,加深了诗歌的内涵。开头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写出丛聚在三峡一带

的山岭,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颔联述昭君遭遇,不发议论而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格。随即感叹王嫱人逝村存,点出题意。第三、四句诗人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第

五、六句先讲汉元帝的昏庸,致使昭君遗恨千古,尔后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这里用一个[空"字,以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寄诗人的同情。最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结束全诗。 鉴赏要点

1。 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妪,<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

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2。 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赏析]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

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句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山岭。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出生的地方。[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死于匈奴。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

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不是*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奴。[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一",这里是独自一人的意思。[连",指连姻,即[嫁"。[紫台",即紫宫,帝王所居之处。[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传说当地多生白草,独王昭君墓地多生青草,故称[青冢"。[向",这里是[在"的意思。[黄昏",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一是为了与上句的[朔漠"对仗,二是为了协韵,所以倒装,就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样。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因宫女太多,不得常见,就让画工为宫女画像,便于

随其临幸。宫女们争相贿赂画工,而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工就故意把她画得很丑。后元帝实行和亲政策,匈奴入朝,求美人,元帝凭画像派昭君去匈奴,等到临行时,才发现她青春貌美,闲雅大方。元帝追悔莫及,命令将画工处以死刑。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省识",犹略识,即未仔细辨认。 [环佩",古时女*的装饰物,这里代指昭君。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以来,琵琶*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 故诗人称其乐曲为[胡语"。传说汉武帝嫁公主(实为江都王女)于西域乌孙王,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琵琶以娱之。后人把这些与昭君的故事搀合起来,写出<昭君怨>等琴曲,于是,就有王昭君惯*琵琶的说法。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评解

<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清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中说:[此篇温雅深邃,杜集中之最佳者"。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网师园唐诗笺>帮腔说:[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唱?"确实如此。 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来,好像是咏昭君而非咏怀,实际上还是咏古迹以感己怀。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相似之处。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所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正是诗中所要传递的。昭君未能见知于君王,诗中对她深寄同情,也有怨君之意。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思,这是千百年世代积累的更为普遍的更为深厚的情感。